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中国青年报:治贪腐不能被生活作风遮蔽眼睛

2013年01月29日08: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摘要:在这种津津乐道于作风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社会在如何认识官员和追究贪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概而言之,就是仍然没有摆脱“德治”思维,没有养成“法治”思考的习惯。

从薄熙来到衣俊卿,再到以雷政富为代表的陷入桃色陷阱的官员,一系列“老虎”和“苍蝇”的倒下,令人拍手称快。细看这一系列案件,其中折射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也让人深思。那就是不少舆论不去关注这些问题官员是否贪污受贿,而是着重渲染其中的二奶、淫乱、色诱、捉奸等有“色”话题,甚至一些部门在公布有关决定中,也对“生活作风”问题予以特别强调。结果,这些轰动社会的话题看起来更像是桃色新闻,而不是贪腐事件。

有人可能说,钱色不分家,有生活作风问题的官员一定会有贪污问题。但是,贪官之所以必须被追究,主要是在于其腐败。腐败问题触犯的是法律,危及的是整个社会,是法律应该制裁的对象。作风问题触犯的是道德,危害的是相关家庭,是道德应该处理的范畴。如果通过生活作风发现了官员的腐败问题,那么就应该把贪官送上法律而不是道德的审判台。如果仅仅根据道德问题对官员做出处理,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其涉及法律问题的追究,无疑是弃重就轻、舍本逐末。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对官员的道德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公共资源的支配者、公共权力的掌管者,官员确实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操守,在个人生活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但这种道德方面的要求,只能通过道德方面的措施来进行,既不能把法律问题道德化,也不能把道德问题法律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之所以被国会弹劾,是因为他“作伪证”和“阻挠司法”,而不是因为与莱温斯基的私情。当然,一个官员的道德出现问题,他也会为此付出代价。比如,前不久,美国中央情报局长彼得雷乌斯就因婚外情曝光而辞职。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中对道德问题的理性处理方式。如果仅仅是道德问题,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就不宜介入;如果从其中发现了法律问题,那么就应该进入法律程序进行处理,而非在道德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借此淡化、规避对法律问题的处理。

提到官员道德,还要看到生活作风并不是官员道德操守的全部。官员作为公共资源支配者、公共权力掌管者的身份,其首要道德要求应该是与此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诸如严格限制公款消费、不接受涉及利益的吃请与礼物、杜绝渎职和滥权等,然后才是个人生活作风。而对个人生活作风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杜绝由此可能产生的利益交换和贪污渎职的可能。但从目前舆论的聚焦点来看,问题官员们最受关注的恰恰是其生活作风而非职业操守,公款消费虽然屡受诟病但已见怪不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行为,实为渎职但竟成为许多官员工作的座右铭,而二奶、情人则是舆论场中永不褪色的焦点,永远吸引着各色人等的眼球。

在这种津津乐道于作风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社会在如何认识官员和追究贪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概而言之,就是仍然没有摆脱“德治”思维,没有养成“法治”思考的习惯。舆论希望官员在个人道德上无可挑剔,但“德治”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把各种问题归结到普遍的人性弱点,或是具体官员的道德操守上,从而忽视导致贪污腐败之所以产生并蔓延的制度性缺陷,忽视从法治与制度的角度惩治贪污腐败。而没有制度的改良,贪污就会如同原上之草,割了又生。没有法治的规范,治贪就只能是个案式的、运动性的,选择性反腐终难避免。

治理贪腐,千万不能被生活作风问题遮蔽了眼睛。发现了问题官员,是道德的应限于道德,是法律的一定要进入法律。不放过任何一个贪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送上法律的审判台,而不是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