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民国时期、在抗战时期的西南那些艰苦的条件下,出现了大批大师级的人物,这与校园的大小、教学楼的美观有关吗? |
教育负债成为两会焦点。目前广东省内公立高校负债接近100亿元。一些代表认为是因为教育投入不足,认为广东省应通过财政统一划拨,将省内公立院校接近100亿的贷款总额一次性还清。(1月28日《南方都市报》)
广东省高校的状况其实是全国高校的一个缩影,都是因为近年来高校的建设潮引起的。高校的扩建有扩招的需要,更有盲目追求规模的因素。而今,广东高校因为盲目扩建而负债累累的时候,却有代表指责这是因为教育的投入不足,要求政府对债务进行兜底。这有可能纵容高校的继续扩张。
教育投入不足是现实,教育投入一直以来都不足,这需要政府做出调整。但是高校突飞猛进大兴土木的时候,难道不知道教育的投入是多少吗?高校明知教育投入不足,却凭着有政府背书的底气大举借债,在生米煮成了熟饭时,再以教育投入的不足来让政府埋单,这真是岂有此理!
教育的投入需要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要兼顾小学、中学、大学、职教等方方面面,要考虑发达地区,更不能忘记偏远山区,而身处城市的大学已经享受了许多优越条件,凭什么要求把所有增加的教育投入都为大学的债务埋单。政府对大学的投入,更应该用在提高教师的待遇,引进知名学者,引进专业人才,增加科研投入,而不是花在大兴土木上,更不是一门心思“搞地皮”。
十几年来,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数十座大学城拔地而起,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在世界大学排名之中,也不见那些搬进新建大学城的大学因此而排名靠前了。在民国时期、在抗战时期的西南那些艰苦的条件下,出现了大批大师级的人物,这与校园的大小、教学楼的美观有关吗?
当资金被大量用到了建筑上,影响到师资队伍的待遇,造成人才的流失,影响到高校的实力,最终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学生的素质,又反过来影响高校的招生。
如今,债台高筑的高校,当初圈了那么大的地皮,盖了那么多房子,有些在大学城新建校园的高校在老城区还有校区,这些对于它们来说都是资源,只是缺乏现金流而已。高校盘活资产还清债务本身不是问题,岂能在政府的身上、教职工的身上、学生的身上打算盘。更重要的是,高校要认清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好产学研,把有限的资金花在该花的地方,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