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在其它地区进行国际军事干预时的吞吞吐吐、推三阻四相反,法国在非洲用兵向来大胆泼辣,且大包大揽,发生重大变故后都可能看到法国军人的身影。 |
法军干预的理由和目的
作为左翼政府,奥朗德上台后因“富人税”争议、经济和就业问题欲振乏力等,支持率不断下滑,选举中失利的右翼又不断以“萨科奇敢于干预利比亚,奥朗德却不敢维护法国海外利益”相刺激,迫使奥朗德不得不谋求在海外有所作为,其一度在叙利亚问题上“喊打喊杀”,在索马里出兵救援人质,以及此次用兵马里,都有提振支持率、堵住反对党之口的国内政治考量。如今叙利亚形势愈益复杂,法国早已悄悄收起“禁飞区”、“安全区”高调,索马里人质解救又以惨败告终,相形之下,堂堂之旗、正正之师的马里干预,就显得更为重要。
此次出兵,法国左右翼主要政党一律高调支持,民意也是一边倒:《巴黎人报》/BVA最新民调显示,法国人对马里军事干预的支持率迅速上升,1月12日为63%,15日已升至75%,其中左翼支持比率82%,右翼69%。
不仅如此,作为“非洲宪兵”,维持非洲国家的稳定,关乎法国国际形象,以及在前法属殖民地国家的颜面,以往法语非洲地区发生动荡,最愿意出手的往往也总是法国。和在其它地区进行国际军事干预时的吞吞吐吐、推三阻四相反,法国在非洲用兵向来大胆泼辣,且大包大揽,大到和比利时伞兵联手空降扎伊尔(现刚果金)科卢韦齐,击溃围困这座城市的古巴-安哥拉雇佣军,小到派出一个排平息印度洋岛国科摩罗兵变,几乎所有说法语或说过法语的非洲国家,发生重大变故后都可能看到法国军人的身影,如今在马里作战的法国陆军主力“食雀鹰”部队,就是当年以区区835人创造“皮卡胜坦克”奇迹、在乍得将数万利比亚军队赶回国境、甚至一度攻入利比亚的同一支部队。
法国曾在非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包括法属西非、法属赤道非洲的十多个国家,东部非洲沿岸和印度洋上的吉布提、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此外,在北非还有被视作保护国的摩洛哥、突尼斯,和被视作“本国领土”的阿尔及利亚。二战后这些国家虽纷纷独立,但法国的影响却无处不在,西非、赤道非洲各国在法国牵头并担保下共同使用非洲法郎为统一货币,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经济结构,也都和法国关系密切,法国不仅在这些国家有许多重大政治、经济利益,而且还留驻不少军队,维护“法语非洲”的稳定,对法国关系重大,一来关乎政治声誉,二来关乎在当地法国投资、企业和大量侨民的安全,三来,一旦这些国家动乱不已,将会有大量难民流入法国,同时当地的动乱也会引起这些国家在法国移民社区的骚动。一如撒哈拉和萨赫勒地区专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布尔吉奥所言,尽管国力不如昔日之盛,一个“原教旨化”的萨赫勒乃至非洲,是法国所断然不能接受的。
正因如此,法国在非洲、尤其“法语非洲”范围内,是非常敢于出兵干预的,一来有需要,二来也的确有这个能力。因为此,法国素有“非洲宪兵”的绰号,法语非洲国家一旦遭遇动乱,其国家元首往往也会直接向法国政府求助。
法国对马里地形、民情熟悉,战前在马里周围有足够兵力(科特迪瓦500、乍得825、吉布提3200、加蓬680、塞内加尔1170,总兵力达6000多人,在乍得恩贾梅纳和加蓬利伯维尔等地有空军基地,部署有幻影F1系列战斗机,“食雀鹰”部队长于沙漠作战,并配备有适合这类战斗特点的AMX-10RC轮式突击炮、VAV运兵车和“小羚羊”武装直升机,正如法国三军总长海军上将纪尧(?douard Guillaud)所言,此次将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沙漠游击战,尽管不轻松,但法国对此还算有经验。
由于去年12月20日,安理会全票通过第2085号决议,规定马里在2013年举行总统、立法选举,以CEDEAO国家为主组建的国际部队在一年内入驻,加上有马里官方正式邀请和非盟、CEDEAO的支持,法国此次出兵的国际大环境是比较好的。
行动之初,法国国防部宣布的行动目标,为“制止极端武装的攻势和对马里政府的威胁,维护马里主权和领土完整,掩护、配合非洲军队的部署和攻势,必要时直接反击反政府武装的攻击,帮助马里陆军进行培训”,1月21日则由国防部长勒迪昂(Jean-Yves Le Drian)修正为“消灭恐怖主义势力”、“恢复马里统一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