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领土问题的复杂就在于与历史问题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中日两国形似神异,既远又近,且近且远,但作为永远都搬不走的邻居,彼此纵有百般怨念,唯一的选择就是常思如何交好而非交恶。 |
其次,在看待钓鱼岛问题时,还必须具备宏观的大视野。连台湾问题都非中美关系全部,中日关系大局就更不应被钓鱼岛问题绑架。诚如复旦大学沈丁立教授所言,“中国要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解决钓鱼岛问题,只能靠综合实力,在美日以及其他美国盟国共同站队的情况下,仍能实力占优,法理占优,这还需要一定时间来磨砺”。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不久前在接受《周刊文春》专访时称,“要想在领土问题上得出一个黑白分明的结论,唯一方法就是战争。除此之外,就只有用金钱收购,或是向国际法庭提诉了”。但他同时认为,在钓鱼岛问题上还有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休”。
中日领土问题的复杂就在于与历史问题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但抛开数千年交流史不谈,即使在错综复杂的近代百年历史中,中日两国其实也始终贯穿着“对抗”与“提携”两种因素。早在十年前,马立诚就预言,“中日关系在未来历史上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一是日本加深与美国结盟,提防和对付中国;二是不即不离,互相猜疑,暗施冷箭;三是中日合作,共同促进两国及东亚、东南亚的繁荣”。中国对日外交是否成功,见仁见智,但实事求是地说,在这十年中,中国非但没能将处于摇摆状态的日本拉近,反而让其渐行渐远,日本这样的走向,对中国是否有利,不言而喻。
中日两国形似神异,既远又近,且近且远,但作为永远都搬不走的邻居,彼此纵有百般怨念,唯一的选择就是常思如何交好而非交恶。时至今日,我们更应该从最根本的层面深思,如何在包括日本、中国和台湾地区在内的东亚范围内,构筑起亚洲人共通的理想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重新考虑如何面对和处理一系列棘手难题。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
(注:作者是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