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朝鲜没有商会,没有商业联盟,平壤也没有一家发廊连锁店垄断全市街面,那么,那28种发型挂墙里的“整齐划一”是怎么来的呢?唯一的解释,是政治力量驱使的。 |
头发长在脑袋上,免不了要跟脑袋里的东西挂上钩。在朝鲜,头上发型的问题,现在就还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据英国媒体报道,朝鲜首都平壤发廊的墙壁上通常会陈列出这18种女性发型和10种男性发型样式,供朝鲜国民遵循。男的都是短发,女的都是不给染金黄。报道称,那是为了“限制西方影响力”。有新华社驻平壤记者为之辟谣,说那仅是朝鲜发廊单方面的发型宣传,不存在朝鲜国家强制遵循的事。
英国媒体的报道与新华社记者的说法相去甚远,英媒说的是朝鲜官方的一个国家管理问题,中国记者说的是朝鲜民间的一个商业经营问题,一个涉政,一个涉商,你会信谁?
同为中国人,从民族大义出发,我们该取信新华社记者的话。而且,他是个记者,记者都该实事求是去说话,他也不至于这等“发型小事”都去悖离自己的职业要求与道德。更而且,他还是派驻平壤的记者,他的说法应当源自他在朝鲜首都的亲见亲闻,花假不了。最后还要而且一次,他是新华社的记者,是中国第一官媒下的,即便不算“大牌”,起码也是个“名牌”系列里的。
但我还是信了英媒。笃信的理由,是不想给自己顺畅了的思维之法添堵,尽可能去维护据实而思、依事而索的那个美好。中国人的这个美好,是从当年的“两个凡是”里走出来的,来之不易,足可珍惜。
如果平壤只有寥寥几家发廊是这么个宣传法,那些发型照片就或是寥寥几个商家独具一格经营意识的体现。问题是,平壤所有的发廊都是这么个宣传法,都是无一有异地整齐划一这么个宣传法,如是一来,28种男女发型的“高高挂墙”就明显失去了商家所要追求的有效广告的意义,它们的存在就不再属于商业领域的现象。
朝鲜还不是市场经济社会,商业广告意识尚没有普及到店店都知、店店都懂又店店都要抢着去做的“全民全店”地步,28种发型被整齐划一去挂墙是没理由出自商家个人的广告理念。如果朝鲜民间“悄悄”进入了全民全店都知都会商业广告其理其事这境界,那就不该出现店店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内容的广告,那当是个斑斓缤纷甚至光怪陆离的广告世界,当如我们的上海滩。这说明,朝鲜民间商业意识,与朝鲜28种发型整齐划一高挂家家店店墙面的现象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任何一种商业意识,都没有将某一事物“整齐划一”的能力。
朝鲜没有商会,没有商业联盟,平壤也没有一家发廊连锁店垄断全市街面,那么,那28种发型挂墙里的“整齐划一”是怎么来的呢?唯一的解释,是政治力量驱使的。
基于政治的需要,以政治力量推动,明令店店铺铺去整齐划一28种发型高挂上墙,就跟我们现在村村可见的“村务上墙”的政治举动那样,要多划一有多划一,想多整齐就有多整齐,是件覆手为雨的简单事。
政治催成的整齐划一,自是为了整齐划一民间的某一行为模式。要整齐划一民间社会的某一行为模式,政治力量就需要提供给民间社会去统一遵循的模式。不难看出,朝鲜28种男女发型的上墙是政治意识需要的上墙,不是市场竞争需要的上墙。
从朝鲜政治角度去揣摩,如此规范国民头上的问题,显然是为限制民间审美而来。限制民间审美,说穿了,就是限制民间欲望,不让民间有所向往美好或富裕的东西。把男女发型的审美统一到那28种“上墙发型”里,等于宣布它们代表国家审美,甚至代表国家评价。谁的头上敢于超越这28种发型,公然蔑视国家审美,那就可能意味着违背社会主义公德,意味着对国家审美的叛逆与背驰,就会被国家评价打入不伦不类甚至另类不堪的范畴。
有国人或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然。在朝鲜,一旦发型脱离了那28种,就得面临被国家评价潜移默化了的社会道德审判,人在单位就会抬不起头,在街就会被人指鼻戳背唾口水,就会挨批评,丢工作,最后还可能面临无情的国家评价,被剥夺领取计划经济里包括食物在内的供给物品的资格。
头上烦恼丝多少,心头烦恼就多少。在朝鲜,长发不如短发,短发不如秃子,国民的发型遵则谁也不敢小瞧,不敢践越,那是一个政治雷区,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存原则,搞不好,一家人的口粮甚至生存,都会为头上那一撮之丝晃动。朝鲜人的“三千烦恼丝”,还真是一头烦恼丝。
(注:本文转载自“老海--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