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08日09:44|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越南的国有企业——越南国家石油公司继续在南海进行资源勘探和开发。去年7月23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该公司曾在中国与越南存在领土争议的海域进行过勘探活动。 |
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美国驻越南使馆2007年9月7日致美国政府的电报,电报中说,2007年8月初,美国雪佛龙公司主管告美国驻越南使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政务参赞贾秀东把雪佛龙公司在华盛顿的主管召到使馆,警告该公司及其马来西亚伙伴,停止在南沙群岛附近的122区块的勘探活动。他警告雪佛龙公司主管,该公司继续在该区块勘探,将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他敦促该公司重新考虑在该区域的活动。最终,该公司考虑到同中国的合作关系,悄悄地放弃了同越南石油公司的合作勘探。越南政府和越南石油公司对雪佛龙公司的决定甚为不满,敦促该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保证说越南海军将提供保护。
能源储备可与波斯湾媲美的南中国海,资本逐利的味道越来越浓。在有关东南亚国家企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政策的驱使下,西方石油公司争先恐后地来到这块资源宝地,展开了一场关于“油权”的暗战。某种意义上,从南海争端中受益最大的,恰恰是这些西方“油老虎”,因为他们获得的不仅是巨大的商业利润,还包括在地区局势中的话语权。
美欧日“分食”大油田
由于石油开采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的行业,出于政治和现实两方面的考虑,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走上了一条拉西方“入伙”的道路,即通过直接或间接合资的方式,邀揽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海油气资源。据了解,目前共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有开采作业,钻井总量达上千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越南就与苏联合作开采了头顿地区东南150公里处的“白虎”油田。这块油田最高年产量达到540万吨,至今仍是越南第一大油田。整个80年代,苏联在采油方面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支持,总共帮助越南在南海开辟出8块油田,分别是“白虎”、“龙”、“代洪”、“沃克”、“巴赫”、“巴登”、“坦高”及“汉龙”。
苏联帮越南在南海采油,获得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双丰收。根据1981年双方签订的成立越苏石油合资公司的协议,苏联可以从越苏石油公司拿到一半的销售分红。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一部分份额就来自南海。
英国也是一个“捷足先登”的国家。1987年2月,bp公司旗下的阿莫科公司发现了“流花11-1”油田,该油田位于香港东南方向300米深的海中,是目前南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储量超过10亿桶。(注:目前该油田已为中国所有)
近些年,美国和日本对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投入在不断加大。身为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的康菲石油,在越南海岸拥有3个油气项目的股权,这三个项目均处于南海争议区。据了解,康菲石油在越南的资产规模多达15亿美元。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涉足南海的资源开发。最近几年,日本虽然陷入经济萧条,却没有阻挡日本石油公司进军南海的步伐。2007年4月,日本石油公司投资5300万美元,启动了“东方”油田的开发,日本石油公司通过其子公司日本越南石油公司持有东方油田64.5%的股份。去年11月,日本石油公司和日本国有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开采公司在东京与越南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三方将在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 |
(责编:吴杨、牛宁)
并轨,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制度,顶层设计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