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王琦:380亿再造“新阿房宫”,问过群众了吗?

2013年08月09日11:12|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字号:

摘要:阿房宫的主要意义是提醒人们秦朝那段骄奢淫逸的生活,并对当政者提出警告,否则将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可以重现,但秦朝的覆辙却不能重蹈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赋》描述的“天下第一宫”近期引起舆论关注。古都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新阿房宫”的消息令许多人担心,拆旧建新的阿房宫是否又会成为一个烧钱的形象工程?抑或是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最终会对阿房宫遗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8月8日《半月谈》)

一拆一建,阿房宫的命运可谓多舛,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人一文,付之一拆。秦时阿房宫未建完即被付之一炬,而今刚建成13年的阿房宫景区也面临着拆除,阿房宫的宿命难道还在延续?现在,西安再次决定投资380亿巨款再造“新阿房宫”,谁又能保证阿房宫的宿命不再降临?

书写著名《阿房宫赋》的杜牧无幸得见阿房宫胜景,而今人何其有幸能够两次得见阿房宫的兴建与衰落,频繁改换门庭的阿房宫还能够保留下那些文化价值?阿房宫的历史其实今天仍存有疑问,世人对它的印象多来自于同样没见过阿房宫真景的杜牧,因此阿房宫的再造不是再现,而是建设,没有符不符合历史一说。

一个景区的文化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而不是频繁的重建,比如阿房宫景区建成13年,曾被评为最值得外国人去的10大景区,也曾是多部电影电视的取景地,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历史建筑拼的正是文化内涵,新阿房宫无法承接文化内涵,重建还有何意义?如果原阿房宫景区达不到现在的科技要求,那么在原址上扩建不行吗?为何非要拆掉重建?难道只是花费了380亿,创造了GDP,体现了政绩,炒热了地皮?

拆除旧阿房宫,重建新阿房宫,当地政府都称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意见,甚至有专家认为,所在区域很多百姓愿意搬走。而上述这些意见是否真正问过当地百姓以及全国百姓的意见?380亿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希望百姓不要被380亿元的数字吓住的时候,是否有人问过百姓的意愿?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的主要意义是提醒人们秦朝那段骄奢淫逸的生活,并对当政者提出警告,否则将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可以重现,但秦朝的覆辙却不能重蹈,如果当地政府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那么请把拆除与建设的原因告知百姓,并举行听证会认真听取百姓的意见,让百姓来决定。如果只是一个人拍脑袋决定,就跑来“取之尽锱铢”,还不许百姓被政府的“用之如泥沙”吓住,那和秦帝又有何区别?

原标题:380亿再造“新阿房宫”,问过群众了吗?

(责编:牛宁)

分享到:

阿房宫,秦朝,监管指标,融资租赁业,风险防控,呆账准备制度,监管工作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