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28日11:21|来源:海外网|字号:
权法冲突在今天不可避免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人治传统的社会,权大于法并不奇怪。过去,权是赤裸裸地起作用,支配着社会的运行。如今,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以及执政党和政府对依法治国的强调,一方面,在许多地方,依然上演着这种赤裸裸的专权表现,如不断出现的强制暴力拆迁、跨省追捕等;另一方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也变得比过去更为巧妙和隐蔽,程度可似减轻,但性质一样。
权与法的冲突在今天变得不可避免,原因在于,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权利主体多元化,权利属性法定化,权利实现程序化,权利冲突复杂化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从而客观上不得不借重法律来调节社会关系;但是,与此同时,权力也不肯退出市场,传统的人治依然在发挥实际作用。这个冲突过程有多长,取决于法治建设的进度和人们对法律的信奉程度。要加快法治建设的进程,减少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当下而言,必须做好四方面的事情:
首先,不能将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干部上。既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背后是不受约束的权力,那么,依法治国当自依法治“权”始,也就是必须严格限制政府和官员的权力,尤其不能将公权力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权力集中,就失去了制约的力量和可能,像古代的帝王,拥有生杀予取的大权,也就无人可以制约他。所以,必须将集中的权力进行分拆,分权和制衡,才能削弱权力的威力。
其次,权力的运行要规范、公开和透明。现代社会,官员的权力是建立在公民授权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政府的行政乃至一切公权力的运行都需要公开透明规范,只有这样,授权者才能得以监督。否则,权力封闭运行,政府的决策政策出于密室,监督和以法治权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高层做出表率。科层制的官僚体系注重上行下效,再加上中国传统上强调领导人的德行,因此,要防止权大于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高层的表率作用很必要。如果高层领导在依法治国上率先垂范,其榜样作用将胜过一打教化,必定会被各级官僚所效法。
最后,还需办几桩实在的有说服力的案子。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某种程度上,敢不敢打老虎是试金石。只有针对滥权现象多打几只大老虎,办几个铁案,让官员们看到法律的威严,才能使其放弃侥幸心理,崇奉法律。否则,违法成本过低,缺乏相应的惩罚责任,敬畏法律也就成了空谈。
古人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人治走向法治过程中,领导干部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唯有真诚地信仰法律,才能带领人民信仰法律,从而,法治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
作者是中国资深媒体人
拿目前正在受审的“西南王”、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媒体就披露,在其掌政期间,将整个国家的公权力家丁化,要打黑就打黑,要用钱就用钱,要控制舆论就控制,没有一条做不到。
![]() |
(责编:牛宁)
特命全权大使,马朝旭,任命,外交部国际司,外交部部长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