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3日09:21|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字号:
摘要:想象力永远是人类改善生活的希望所在。1945年10月,英国空军雷达军官阿瑟·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基于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覆盖全球通信的设想。 |
目前,我国在研通信卫星达到14颗,现役主流平台逐渐成熟,具备了年出厂5颗大型通信卫星、10星并行研制的常态研制能力
想象力永远是人类改善生活的希望所在。1945年10月,英国空军雷达军官阿瑟·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基于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覆盖全球通信的设想。
在这一设想的激发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卫星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已逐渐成为区域与跨洋通信、国家基础干线通信、国防军事通信、行业及企业专网通信的重要手段。
尽管面临地面通信手段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但随着信息全球化,互联网和数字多媒体通信以及视频、音频广播业务的增长,通信个体化、机动性及无缝覆盖的需求,卫星通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至今日,一个国家的通信卫星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反映该国综合科技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比如,美国440余颗在轨卫星中,通信卫星有308颗(其中静止轨道通信卫星192颗);欧洲130余颗在轨卫星中,通信卫星有88颗。
中国通信卫星领域发展,自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以来,走过了从探索到实践,从试验到实用,从国内到国际的道路,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研制大容量通信卫星的国家,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方红-4的成功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通信卫星发展踏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开发了东方红-4卫星平台,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通信卫星建造体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长寿命、高可靠的宇航级元器件选用标准和一系列元器件相关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试验规范。
这一平台的建成,不仅一举扭转了我国通信卫星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更是开启了进入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市场的大门。
2008年10月30日,基于东方红-4平台的委内瑞拉-1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入轨以来,该卫星运行稳定可靠,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飞行数据,接近国际水平。在应用方面,已有数千个卫星接收站分布于学校、医疗、食品生产等部门,并开通国际互联网服务,而未来5年内,接收站数量有望达到16000个以上,获得了用户极高评价。
继委内瑞拉-1通信卫星之后,2010---2013年间,又有5颗采用东方红-4卫星平台的民/商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且全部功能正常,在轨性能稳定。截至2013年上半年,共有6颗采用东方红-4卫星平台的民/商用通信卫星在轨,它们共携带了348台转发器,覆盖亚洲、非洲中西部及南部、南美洲,覆盖全球约58%的陆地面积和80%的人口。预计2015年全球覆盖面积将提高至80%,人口提高至92%。
自2008年委内瑞拉通信卫星成功运行5年来,我国通信卫星领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首先,组织结构改革不断深化,领域特色与优势不断彰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了通信卫星事业部,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了一支集国家发展规划支撑、市场开拓、研究与创新、产品开发与研制、在轨交付与综合服务咨询为一体的领域发展组织。
其次,通信卫星研制规模化逐渐形成。目前,我国在研通信卫星达到14颗,现役主流平台逐渐成熟,具备了年出厂5颗大型通信卫星、10星并行研制的常态研制能力。特别是2011年,我国首次达到年度出厂、成功发射5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规模。
再次,国际化日益彰显。比如说,不断开拓国际商业卫星市场,2010---2012年针对30余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开展了市场开拓,获得10颗卫星的国际商业订单。
最后,卫星性能持续改善、平台能力持续提升,整星质量不断提高,与国外公司竞争的实力不断增强。
![]() |
(责编:宋胜男)
通信卫星 在轨性能 元器件选用 长征系列火箭 全球网络 东方红 地球静止轨道 转发器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服务寿命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