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刘武俊:收费治堵反映“懒政思维”

2013年09月03日09:49|来源:深圳特区报|字号:

摘要:近日,关于“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征收拥堵费”的消息,不仅引起了两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全国其他城市市民对“效仿”的担忧。

北京交通拥堵费政策即将出台。近日,关于“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征收拥堵费”的消息,不仅引起了两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全国其他城市市民对“效仿”的担忧。

笔者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征收拥堵费是难以治愈城市拥堵顽疾的,征收拥堵费其实折射了治堵的“懒政思维”,与其出台劳民伤财的征收拥堵费政策,不如老老实实地反思现行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的缺陷,扎扎实实地花精力和财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而道路资源有限,加之市民对私家车依赖度较高,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最直接原因。诚然,征收拥堵费确能提高机动车的使用成本,但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为拥堵费不会对数量庞大的公车产生实际影响,公车的使用成本都由公共财政支付;并且,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拥堵费也只是“九牛一毛”,调控作用极为有限。事实上,用收费的方式治理交通拥堵已被实践多次证明并非良方。北京、成都市区停车费成倍上涨,上海私家车号牌拍卖费已飙升到近10万,但这些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仍然迅猛,交通拥堵也未有改善。

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反思造成交通拥堵的深层原因,包括城市规划、道路设计等。实际上,不少大城市在基础路网建设、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在改造基础路网和完善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多下功夫。治理拥堵顽疾,亟需发展便捷的公共交通,打造方便、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并将公共自行车系统纳入公共交通系统。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任何治堵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难以长久的。征收拥堵费,其实质是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城市特定区域的交通权,而不是限制公众的交通权,如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则无法解决人们的出行难问题。即便是征收交通拥堵费,其基本前提也是在相关区域超前构建起完善、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提供便利的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服务,而不是简单的收费治堵。

坦率地讲,寄希望于靠收费来治堵,极可能出现“钱没少收、路没少堵”的尴尬局面,还容易加剧社会不公,将城市公共道路资源蜕变为高收入者和公车的“VIP区域”。以往的教训证明,收费往往容易异化成地方或者部门创收的手段。

收取交通拥堵费与其说是城市治堵的最后一张王牌,不如说是有关部门“懒政思维”的最后一张王牌。交通拥堵费政策应该慎行、缓行,与其花心思在收费上,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上,在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的补课上。 

(责编:张婷)

分享到:

交通,征收拥堵,公共交通,交通拥堵,懒政思维,收费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