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5日09:19|来源:求是理论网|字号:
摘要:看看美国,就知道美国的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都是以不损害垄断资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以不威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为限度。 |
中国的普世精英依附于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些年来在中国风光无限。这些精英们言必称西方,先是配合既得利益集团把西方经济学炒作成主流经济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边缘化,最终通过各种形式的私有化让既得利益集团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后,精英们又急不可耐的推销资本主义的政改方案,想让中国步苏联后尘,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为基本特征的政治的全面资本化,最终确认经济资本主义化的抢劫成果和抢劫秩序,实现资本对政治权力的全面控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普世价值被既得利益集团和活跃于台前的精英进行热捧的。
一、普世价值的主要成分分析
首先,何谓普世价值?和民主精英传销的其他概念一样,都是既抽象又玄虚,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具体的界定。通说认为,普世价值一般包含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成分。由此也不难看出,所谓的普世价值,基本还是冠以普世之名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把资产阶级价值观说成是普世价值,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类的游戏。
资产阶级价值观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取代封建地主私有制的过程中,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旨在打破封建贵族垄断,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价值体系。资产阶级价值观最著名的内容就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抽象的超阶级的价值观,看似光彩照人、璀璨夺目,但一直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从来没有超出阶级的边界。
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资产阶级针对封建贵族、以资本主义的以金钱为标尺的新的等级秩序来取代封建贵族等级秩序时提出的口号,资产阶级的平等观从来没有普及到被雇佣和被剥削的劳动人民。资产阶级正是喊着平等的口号实现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喊着平等的口号实现了对社会财富的垄断性占有,资产阶级的平等观从来不会也不敢包含经济权利的平等,而没有经济权利、没有财富分配上的平等,就不可能有政治权利的真正平等,更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所谓资产阶级的平等观,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想实现与封建贵族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等价交换原则,这种平等和等价交换恰恰是需要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占有通过雇佣劳动关系来实现无产者的剥削为前提。在雇佣劳动关系中,在剩余劳动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从来没有实现所谓的平等,而且随着资本垄断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制造着越来越大的不平等。喊着平等的口号来制造实质的不平等,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所谓平等观。
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则是以表面的、抽象的、形式的自由,来掩饰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自由。有了剥削的自由就没有不受剥削的自由,这种资产阶级的自由还是局限于阶级范围内。掌握了资本,就拥有了剥削劳动者榨取剩余价值的自由;而没有资本唯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就被剥夺了不受剥削的自由,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接受这个资本家还是另一个资本家剥削的自由。只要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不变,所谓的自由的本质就永远限于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自由,所谓劳动人民即便享有一点自由,也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的这个剥削自由为前提的。
看看美国,就知道美国的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都是以不损害垄断资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以不威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为限度。当美国共产党关注劳工利益威胁了资本的安全,美国就出现了麦卡锡等一系列打击共产主义的运动,对美国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实施残酷镇压,把美国共产党的领导层全部抓捕判刑,连学生反战都遭遇政府军队的子弹镇压。在现实面前,所谓的超阶级的自由都是浮云。
资产阶级的博爱观就更抽象了,抽象到不知所云。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资本家的财富集中过程,什么时候体现过博爱?看看美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中,除了血和火,除了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哪里有博爱的影踪。至于博爱戴着放大镜也难以寻觅到。再看看从苏联到俄罗斯的私有化过程,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倒退,一方面,财富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全民所有向少数人集中享有的过程,快速制造了资产阶级合资本垄断。另一方面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飞涨几千倍,劳动人民的积蓄被瞬间吞噬,俄罗斯的人均寿命都因此而下降。
马克思说“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才是博爱口号下的资本主义的残酷冷酷的实质。即便到了今年,美欧资本主义强国的人民享有了社会福利制度,那也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遭受长期掠夺和长期贫困的基础上。国家内部的少数人富裕和国家之间的少数国家富裕,永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么绝对的不平等的实现过程,可曾体现过一点超阶级的博爱?
![]() |
(责编:牛宁)
普世价值 普世 骷髅会 资产阶级 敌人 雇佣劳动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 最外层 既得利益集团 价值体系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