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0日11:06|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报道,中国正在积极打造“海上长城”,经过多年实验之后,开始大量建造052C/D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和056型轻护舰。凭借世界第一的造船实力,迅速打造世界第二的海军。 |
中国新航母舰载机类型的选择同样重要,可能不只是已有两架样品机的歼-15(苏-33首架原型机的仿制品),还有歼-10和第5代歼击机歼-31的舰载版。目前这些方案暂时还不存在,但是相关研制工作正在展开。可能还会有这些方案的混合品。另外,中国还必将研制舰载预警机,这是相当困难的任务,目前只有美国能够解决这个任务。
俄媒称,世界经验表明,所有拥有标准航母的国家,都是先从建造常规动力航母开始,然后建造核动力航母。而且相关经验极其有限,因为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流行小型航母,配备“鹞”式垂直起降飞机替代普通舰载机。该型航母主要由英国(其中一艘后来出口到印度)、意大利、西班牙(满足本国和泰国海军需要)建造。非常明显,中国不需要类似航母,而且中国也没有垂直起降飞机。
显然,中国在建造标准航母方面的主要榜样是美国。美军在二战后先是建造了10艘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包括2艘“中途岛”级,4艘“福莱斯特”级,4艘“小鹰”级,然后建造了11艘核动力航母,包括1艘“企业”级和10艘“尼米兹”级。法国在建造了两艘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克莱蒙梭”号和“福煦”号,后者现在成为巴西“圣保罗”号)之后,又建造了1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苏联先是建造了4艘“基辅”级1143型航母,配备雅克-38垂直起降飞机,现在该型唯一完整的航母正在为印度改装,使用标准起降型米格-29K舰载歼击机。苏联后来建造了两艘大型标准航母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和1143.6型“瓦良格”号,之后开工建造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后者已经应当使用弹射器,而不是跳板。但是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海军只得到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1992年初仅完工5%)留在了乌克兰,前者最终卖给中国,改装成“辽宁舰”,后者被切割,当作废品处理。苏联当年将这些战舰定义为重型载机巡洋舰,而不是航母,有自己的依据。苏联建造这些战舰时并没有将其作为远洋作战的航母攻击战斗群的核心,而是用于战略导弹核潜艇部署区域的对空防御,相对接近于本国沿海。重型载机巡洋舰上没有攻击机,“玄武岩”或“花岗岩”反舰导弹起主要作用。1144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和949型多用途核潜艇也装备类似导弹武器。
苏联1143型航母不能算作传统航母,因为它自身不具备攻击武器,只有自卫性质的防空兵器。自然,在发射反舰导弹时,飞机在航母上既不能降落,也不能起飞。而且,此时飞机应当在甲板下的机库内。1143.5型航母最重要的特点是艇艏设置跳板,而不是弹射器,保证舰载机起飞,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跳板保证传统舰载机起飞的航母,国外只有配备“鹞”式垂直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才使用这种跳板。由于1143.5型航母没有弹射器,因此从舰载机升空作战的角度来看,这种航母的能力有限,不能在一架飞机降落时保证另外一架飞机起飞。而美国航母拥有两套弹射装置,能够保障飞机同时起飞和降落。苏联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是未能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俄媒称,如果中国遵循美国、法国和苏联当年的道路,那么将会首先建造2-3艘常规动力航母,然后建造3-4艘核动力航母。也有可能采取极端方案,所有6艘航母或者全部采用常规动力装置,这种方案相对经济,能够迅速实现。6艘航母或者全部采用核动力装置,这种方案期限较长,费用高昂,而且史无前例。具体选择结果取决于动力装置问题如何解决,无论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另外还取决于中国军方希望在多么短的期限内拥有国产航母。当然,还有舰载机的问题,但是中国肯定会在建成首艘完全符合要求的国产航母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说到国外核动力航母建造经验,那么只有美国和法国拥有,而且法国经验很难说成功,因为“戴高乐”号航母在12年的使用期限内多次发生严重技术问题,包括核反应堆问题。无论多么反常,法国海军曾经认真考虑过建造常规动力航母替代“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方案。而且海军大国只拥有一艘航母不太合适,因为航母大部分时间都在维护,在此期间基本上没有航母可用。只有一艘航母的俄罗斯海军同样是鲜明的例证。自然,在此领域内,唯一成功的榜样是美国。
推荐阅读
![]() | ![]() |
(责编:宋胜男)
中国海军 战略导弹核潜艇 轻型航母 岸基航空兵 新型驱逐舰 航母编队 日本海军 反舰导弹 水面战舰 舰载机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