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6日07:32|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下一步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大家参与到这场国家行动中,比如,用法的力量来引导和推进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说到底,类似雾霾这样的慢性污染还不是因为发展方式的不合理?意识不改,污染不除。 |
图为雾霾中北京东三环上的车流
美国《侨报》9月14日载文《中国如何打赢“呼吸保卫战”》,摘要如下:
去冬今春,笼罩在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影响了民众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许多外国人开始“逃离”北京等大城市,引起国际舆论关注。近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剑指PM2.5治理,提出经过五年努力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该计划还推出十个方面具体措施,可谓面面俱到,为中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事实上,该计划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去年秋天的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当年12月,环保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就联合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的,形成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倒逼传导机制”。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即“国十条”,已经为该计划的出台搭建了框架。至于计划本身,更是修改几十稿,出台时间一再推迟,足见高层的重视与谨慎。有专家称,这是“史上最严厉”的大气防治计划。
不严厉不行。如果问中国现在缺什么?这可不好回答。中国似乎什么都不缺,又似乎什么都缺。不缺的是近些年创造出来的,缺的都是曾经稀松平常的。听起来像绕口令,却直观地表述了一个事实: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速度,跟经济发展的速度成正比,没有任何一个省份、城市能够独善其身。尽管“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样一句口号被各级官员奉为圭臬,但它终究不幸成为了一句空话。
更不幸的是,发达国家尚且能悬崖勒马,而中国的环境污染爆发之迅速、程度之严重,却始终没有真正下决心去解决,甚至“饮鸩止渴”上了瘾,这是极不正常的。别说青山绿水,如果连最基本的呼吸都需要保卫,经济发展了又有何用?生存和发展,总归有个先后。污染不但是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百姓的痛,也让广大海外侨胞心痛不已。因此,中国政府推出的这个计划,注定要牵动太多人关注。
浏览这份防治计划,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展现了强烈的操盘主导意愿,比如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将环境质量是否改善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之中等。这是在预期之内的,涉及跨区域、跨行业的协调,也只有政府有能力做到。但仔细体会仍有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公众参与着墨不多,仅仅百余字(第三十五条),没有提出太多指导意见,这恐怕是一大短板。空气污染人人都跑不了,以政府为主导是方向,但若一切都由政府主导恐怕也会令其疲于奔命,毕竟治理涉及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强调政府的强制力不应忽视公众的行动力。
![]() |
(责编:宋胜男)
外媒,呼吸保卫战,侨报,雾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