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8日08:11|来源:海外网|字号:
中评社台北9月18日电/“立院”开议前,马英九夜宴“立委”诉苦,关于王金平的关说案,他一向尊重法律,“有时候也许被骂不知变通,但是有时候是我们的文化太会变通了”。悯哉斯言,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太会变通,而是马英九就中国社会对“和为贵”的重视,失算了。
台湾工商时报今天刊登周慧如的文章说,偶读中正大学历史所教授孙隆基所着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或可为马英九的悲叹,提供解答。
马英九自持清廉,认为自己的言行都合乎仁义道德的普世价值,但孙隆基说,中国人的“仁”,系存在于二人之中,以二人之间衍生的人情作为内容,到了现代,则扩充为社群与集体关系,这就是中国人重视的和合性。
孙隆基有一比喻为中国文化的和合性,就如中国菜的烹饪,能将气味各异的食材“和合”于一,相互渗透,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西式料理则不同,肉是肉,菜是菜,什么肉配什么菜、配什么酒,有一套既定做法,肉与菜在餐盘上并列呈现,某种程度反映了西方的法治精神,在各个个体之间,存有条文规定的关系,人己权界划分清楚。
中国人讲究阴阳调和的二元论,与西方历史发展中,犹太、基督教的善恶二元斗争模式,恰好相反。
对中国人来说,做人有做人的道理,如果脱离了做人的道理,就会引来千夫所指。因此,马英九在王金平家有喜事的情况下,采取连串严厉手段,引发许多人的不谅解,甚至有“为人父者”因为马英九忽视别人嫁女的重要性,要发动连署要马下台。由民意调查来看,大家对马英九不合人情的讨厌,反而大过对王金平涉嫌关说的质疑。
对马英九而言,善恶与对错都没有和稀泥的空间,他决定昭告王金平的关说行为,这是在上帝与魔鬼之间做选择,经由此,马英九才能通过道德的考验。
中国人重视和谐性与人情味,就相当程度而言,这也是妨碍社会进步的原因,但是做为政治领袖,既无法脱离群众,要操弄任何手段,就不能不在意群体对“和合性”的要求。
马英九虽然是哈佛博士,但成长于台湾,在国内受完大学教育,不能说他不了解台湾社会,但何以他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像个外国人呢?只能说,他与民众真的有一段距离,显然他对这块长于斯的土地,要补强的功课还很多。
(责编:牛宁)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