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人民日报环球走笔:尴尬的“零工时合同”

2013年09月18日08:0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英国人力资源协会日前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有约100万受雇员工签的是有争议的“零工时合同”,远超之前官方承认的数字。一时间,“零工时合同”成为英国备受关注的流行词,引发对英国劳动力市场及就业状况的辩论。

“零工时合同”指的是雇员根据雇主需要随叫随到,工作量、工作内容和时间均不固定,并且没有任何保障的雇佣协议。雇员按临时工时数领取薪酬,没有工作就没有工钱,更别提带薪休假或病假,裁员补贴和养老金福利亦是奢望。许多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的员工,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平等协议。

“零工时合同”最多的行业是餐饮、连锁电影院、零售商店等服务业。以英国体育用品零售商“运动装直销”为例,两万多名员工中有90%的人签的是“零工时合同”。志愿性行业有1/3员工、公共机构有1/4员工也是“零工时合同”散工。英国王室白金汉宫的300多名季节性雇员居然签的也是“零工时合同”。

在有关“零工时合同”的辩论中,出现批驳该政策的“剥削派”和认为这一就业政策灵活可行的“合理派”。

以《卫报》为代表的“剥削派”认为,当年正是这种对工人不负责任、不提供就业保障的劳动力政策,引发英国风起云涌的工会运动,所谓的灵活就业政策,在当时就被定性为剥削。

以《金融时报》为代表的“合理派”则认为,经济萧条时期,如果没有这种“零工时合同”的灵活就业,英国失业者将高达300万人。有了“零工时合同”,才使很多人免于陷入领取救济金的境地。灵活就业是对雇主和雇员都有益的选择,不应将其妖魔化。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问题的根源在经济本身。目前英国经济状况提供不了充分、有保障的全职就业岗位,只能提供散工类工作机会。当经济下行时,雇主自然要削减人力成本,一些企业会利用合同逃避更多劳动力支出。

“零工时合同”现象反映了英国经济衰退的深度和复苏的难度。要防止这一趋势继续扩大,光有立法手段未必能奏效,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应对劳动力市场失衡的难题。

有关“零工时合同”辩论还有更深的政治意义。民众生活水平问题很可能成为2015年大选保守党与工党较量的焦点。经济是否有起色,就业是一大衡量标准,执政的保守党与在野的工党,还会就此不断过招。

(责编:牛宁)

分享到:

零工时合同,走笔,合理派,金融时报,卫报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杨惠妍相隔5年再次成为中国女首富(图)

大陆领队谈阿里山打人:寒心被北京同胞丢石子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