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谢伟锋:“车厢禁食”重点不是立法,是执法

2013年09月21日08:46|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近日提交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经反复论证,禁止车厢内饮食首次出现在修改稿中,但折叠式自行车依然禁止进入。

《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近日提交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经反复论证,禁止车厢内饮食首次出现在修改稿中,但折叠式自行车依然禁止进入。

在地铁中的各种吃相,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众生相。腻腻的葱油饼、容易戳到人的烤串,气味很大的韭菜饺子……在地铁车厢里出现这些,难免让乘客感到厌烦。现在上海已经拟立法禁地铁进食,并明确写明严禁“便溺”。这或许是出行人们的一种福音。

在地铁、公交场合进食,完全可以上升到个人素质问题上。在拥挤密闭的空间里,食物散发出来的味道极有可能让周围的人感到不适。而且产生的剩渣也会让车厢产生不卫生的隐患。以往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并不算什么问题,毕竟吃口热干面啃个包子啥的,动静并不大,也就不在人们行令禁止的范围内。但随着对自我感觉的尊重,以及人们越来越追求公共空间的高质量存在,对于这种管不住嘴巴的行为,制止力度是越来越大。

曾经在武汉地铁里上演的全武行,就是因为一碗热干面而引发的。甲方在制止乙方吃热干面,结果乙方不听劝,甲方就用手机拍照的方式来进行抗议,结果两人是大打出手。其实这也凸显出一个问题,当车厢里有人吃东西的时候,有强力执法权的部门该如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从而名正言顺的监管。现在立法是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但执法部门能否跟进,这真的是个大问题。

很多公共场合的秩序问题,都已经纳入到立法范围。比如非机动车闯红绿灯,这在每个城市几乎都可能大量存在。虽然明知道是违反《交通法》,但由于现场执法的交警似乎总像个“稀有动物”,除了上下班的点、重大节日之外,平时几乎很少看到常态化执法的交警。这也让非机动车闯红绿灯成了摆在台面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归根到底还就是执法力度的苍白。

也有人会疑惑飞机、火车上怎么可以吃东西,为何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却要说不。飞机火车由于区间漫长,吃东西有其必须性。地铁乘坐时间短,几分钟一站,没有饮食必需性。虽然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乘客却想不通这个理。这也给有关部门提个醒:立法必须有,但同时普及的宣传也必须跟上。让乘客从思想上更趋于理解,恐怕是比管理更加有效的改变方式。  (谢伟锋 投稿)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男女摩天轮上演内活春宫 "摩震"照被上网

大陆领队谈阿里山打人:寒心被北京同胞丢石子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