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3日14:32|来源:新华社|字号:
新华社太原9月22日电题:“城改市长”耿彦波: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新华社记者高风 韩洁 张晶
坐在记者面前的耿彦波,高、黑、清瘦,简朴的衣着,配上绵软的山西口音,透着一丝温和,很难与外界关于他的争议挂起钩来。
从“好市长”到“耿拆拆”,当地百姓与社会舆论对耿彦波的评判有着云泥之别。他也曾惊讶于自己为何会成为“异类”,而今55岁的他已然能够坦然面对。
“清代有个政治家叫陈宏谋,说过‘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说我好我也不高兴,说我不好我也不会不高兴。经历是是非非,一切都归于平平淡淡。”耿彦波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打造文化符号延续文化生命
1995年3月,耿彦波任灵石县长期间打造了“王家大院”,五年后,他主政山西榆次时又修复了“常家庄园”。这两个“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历史文化建筑由此成为“晋中双宝”,连年游人如织。
2008年到了大同后,他力主“古城恢复性保护工程”,综合整治了云冈大景区以及古城中的华严寺、善化寺等。今年初刚到太原,他组织力量对太原市多处有价值的文化遗存进行调研,确定了142片历史遗存保护,太原府城古建筑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修缮由此展开。
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凑巧的是,耿彦波为官任职的地方,都有着大片的古老历史建筑。这位有着强烈文化情结的官员,一直寻找着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出路。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在大同东城墙带状公园下沉广场北侧,坐落着建筑大师梁思成纪念馆。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一行来到大同考察,留下的诸多古城考证测绘图稿和文字资料,成为今天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依据。
“我们修建梁思成先生纪念馆,就是要做他的学生,他当年未能实现的理想,在大同进行忠实地践行。”耿彦波说。
受梁思成当年旧城改造思想启迪,2008年,大同明确“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名城保护基本思路,即以东城墙外的御河为轴线,御西保护完整的古城,御东建设现代化新区。
![]() |
(责编:邹雅婷)
耿彦波,拆迁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