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侯小兵:“失礼”岂是文化交流?

2013年10月04日22:42|来源:海外网|字号:

  今年的9月28日,是孔子公历诞辰日,很多人从各地赶到北京孔庙祭祀、礼拜这位华夏子孙心目中的“至圣先师”。隆重的祭祀典礼,表达着人们对孔子的尊崇。孔子是中国文明的代表人物,而孔庙在传统中则作为文明的象征所在,具有神圣的意义。在中国文化的兴盛时期,中国遍立孔庙,受到整个社会的礼敬,显示着文明的庄严。

  可当人们徜徉在孔庙十三经的碑林中时,却发现其中摆放了一些穿着性感礼服的模特。尴尬气愤之下,有人将此拍照上传到网络上,立即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文化神圣之地,怎能容许如此亵渎?

  经了解,这是中国与荷兰共同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的一部分,展出的是荷兰时尚设计师亚历山大·凡·斯洛博(Alexander van Slobbe)指导的时尚作品,这些“性感模特”将在孔庙展出一月之久。文化交流本是好事,但若交流带来的是对本国民众情感的冒犯,这种交流本身还有何意义?荷方尚可说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缺乏充分了解而做出此“非礼”之举,但中方的主办者对此则难辞其咎。

  笔者认为,此事折射出的是当今中国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尴尬。百年来对传统的非理性批判造成了中国人文化意识的淡薄,对自身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导致人们一面慨叹社会的野蛮化,一面却又对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漠然无视。在此背景下,主办方搞出了如此形式的“文化交流”就不奇怪了。而对西方人来说,宗教与文化判然两分的观念使得他们很难理解孔庙对中国人所具有的神圣性。在其眼里,西方的时装艺术和孔庙的结合,或许是一种具有特别象征意义的文化交流形式,然而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来说,这却恰恰是轻佻的不尊重,是失礼。

  中国正拟将孔子的诞辰定为新的教师节。之所以如此,是社会普遍认同孔子作为师道的象征,政府希望以此勉励教师师法孔子的师德,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德行的公民。中国人常说“师道尊严”,然而现在孔庙出现这样的“文化交流”,孔子的庄严何在,师道的尊严又何在呢?

  文化交流本为增加两国对彼此文化的了解,而其前提则是尊重。孔子的弟子子贡有句名言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德行高尚的君子并非没有过失,但其有过则改,仍然可以获得大众的敬仰。若活动的举办两方能如子贡所说的君子那样,及时更正此失礼之过,恰能更好地彰显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意义;倘若无动于衷,则只能增加民间的反感,文化交流反而适得其反。

  (作者系大陆时评人士)

(责编:牛宁)

分享到:

文化交流,孔子,至圣先师,非礼,性感模特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重庆8岁男孩犯病形如僵尸:自称左宗棠要吸血

女子求包养被穷男白嫖 为防裸照外流赔21万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京冀交界高山被盗采者挖空 两地均称不管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