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舒锐:香格里拉,旅游法不应“到此一游”

2013年10月07日14:51|来源:法制晚报|字号:

据央视报道,云南香格里拉“一日游”已经变成一场梦魇。先是导游强迫游客接受藏民家访的“自费项目”,不接受即被中途赶下大巴;游客到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执法人员非但不主持公道,还威胁和辱骂摄录的游客,“我说拘留你就拘留你!”并要求这样的游客“滚蛋”。对此,迪庆州旅游局回应称,对涉事的旅行社处以10万元罚款,涉事导游吊销相应证件,并调离相应执法人员。

《旅游法》上写得清清楚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导游和领队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除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旅行社“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旅游法》也设置了较为严厉的处罚,违反上述规定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或者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可是,再严格的法律都需要有人执行。当旅客在荒郊野外、执法权难以及时到达的“法外之地”被赶下大巴时,他们的权益如何伸张?当他们回到执法权“驻扎地”,向当地旅游局投诉,执法人员不但渎职,更威胁、辱骂旅客时,他们的权益如何实现?如果旅客不是暗访的记者,也许这件事情只能和千千万万类似事情一样,不了了之。

当事件曝光后,迪庆州旅游局作出的惩罚看似迅速、有力。但这还是走上了作表面工作、敷衍媒体的老路。如果单就张姓导游对记者强制交易这一件事而言,对导游和旅行社的惩罚在某种程度上是到位的。只是《旅游法》规定:“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而“调离”离法律要求的“行政处分”还是有着距离。

当地政府应该认识到,媒体之所以曝光,并不是为了给暗访记者出口“恶气”;该事件之所以能够得到各方关注,公众并不是只想看到直接涉事人员得到处罚。香格里拉,《旅游法》不应只“到此一游”。公众期盼的是当地政府拿出依法执政的勇气,对相关事件彻查到底,将违法者一网打尽,还当地旅游业以清风,否则,当地执法部门就将沦为集体渎职,更将无颜面对香格里拉那片干净而神圣的土地。舒锐

(原标题:香格里拉 旅游法不应“到此一游”)

(责编:牛宁)

分享到:

旅游法,游客,到此一游,违法所得,调离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重庆8岁男孩犯病形如僵尸:自称左宗棠要吸血

妻子与干哥洗鸳鸯浴 其夫抓奸怒泼煤油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京冀交界高山被盗采者挖空 两地均称不管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