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中原招商华商创新成渝滚动
2013年10月10日15:30|来源:东方网|字号:
近日,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育彪获悉,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其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此外,在全国实行公务用车经费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定额核算制度。
从各地区、各单位晒出的三公经费开支来看,公车费用常常占了大头,有的单位甚至高达70%以上(其中还没有包括公车驾驶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开支)。因此,加快公车改革、节约公车经费开支,就成了从高层到基层时时关注的热点。积极推行公车统一标识,更便于公众的监督,使用GPS定位,更便于对公车的严格管理,确实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正如中纪委的答复所说,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成熟”,尤其是全面使用GPS定位装置,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正如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倪星所担心的,要考虑其“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因此可以说,在很多地方,条件还没有成熟。然而有一件事我却认为条件已经成熟,那就是减少公车的数量。
据10月10日央广《中国之声》报道:国家开发银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问题转作风,首先抓住减少公车这个环节,公车数量由205辆减到58辆,减少147辆,减少了71%,采取集中用车,每个局一辆公务车,保证公务使用。国家开发银行可以如此大幅度减少公车,至少说明:一、党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创造了从上到下实施勤俭节约的大环境,也为减少公车数量创造了最成熟的条件;二、公车从205辆减少到58辆,只要“采取集中用车”的办法,仍可“保证公务用车”而不影响工作,说明过去流传的“三分之一用于公务,三分之一领导私用,三分之一驾驶员随意用”之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减少公车数量,确有潜力可挖;三、减少公车不仅可以减少公车私用的可能,更能从根本上压缩公车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在国家开发银行,如果减少公车不是一阵风,至少可以减少147位驾驶员的工资福利开支),并且也可以减轻公车管理的难度。
当然,国家开发银行可以减少公车71%,并不是每个单位都有如此巨大的潜力。但是,只要从“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宗旨出发,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以不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不脱离当地群众愿望为标准,制定出恰当的公车配备标准和严格的公车购置审查程序,相信在贯彻“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过程中,一定会让减少公车数量的条件,逐步成熟起来,公车改革的难题,也有可能因此迎刃而解。
(责编:牛宁)
公车改革,公车私用,南方都市报,中国之声,驾驶员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