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17日09:33|来源:求是|字号:
这些年,西方在国际政治中推动实现所谓的“普世价值”,引起巨大争议。“普世价值”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这个理念本身的困境:西方国家说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但这个理念似乎经不起太多的推敲。
总之,一旦我们把许多抽象的概念适度具体化,就会发现问题要复杂得多。一些西方国家喜欢用抽象的概念忽悠人,背后往往是损人利己的战略利益考量。我们今天该做的事情,就是把抽象的概念适度具体化,然后再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不会被西方话语忽悠了。西方到处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我们可以明确回应:民主可以是多数人认同的价值,但西方民主制度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普世价值”。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社会独特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属于“地方性知识”,非西方国家和社会可以汲取西方民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但如果照搬西方民主模式,那基本上是照搬一个,失望一个、失败一个。从今天席卷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看,西方民主制度本身存在大量缺陷,甚至积重难返,其改革任重道远。
实践困境:颜色革命从“希望”到“失望”
如果说“普世价值”的程序困境和理念困境更多涉及西方在国际关系中说了什么,那么,“普世价值”的实践困境涉及的是西方在国际关系中做了什么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以推动“普世价值”的名义,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这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推动了“颜色革命”,导致这些国家政权更迭。从“颜色革命”爆发至今的情况来看,这些国家都经历了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持续衰退,百姓的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这些国家“颜色革命”已迅速褪色。
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了所谓的“玫瑰革命”。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称上台的亲美总统萨卡什维利为“民主英雄”,并造访格鲁吉亚,赞誉它为欧亚地区“民主明灯”。但格鲁吉亚多数百姓的生活没有因为“颜色革命”而改善,目前27%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04年,西方主导的民调挑战了乌克兰大选的官方统计,引发了所谓的“橙色革命”,引来西方世界一片欢呼。但好景不长。由于通货膨胀,经济凋敝,腐败激增,当年被推翻的亚努科维奇卷土重来,赢得2010年总统大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乌克兰主流民意对颜色革命的态度也从“希望”转为“失望”:2009年美国皮尤中心民调表明,乌克兰人中仅有30%支持“民主”,比1991年时低了整整42个百分点。乌克兰至今还深陷政治、经济危机之中,内斗不断,腐败丛生,百姓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地区矛盾加剧。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爆发了所谓的“郁金香革命”,令美国政界和媒体欢欣鼓舞,被视作“民主和自由”的胜利。但“革命”带来的是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代表南、北不同地区的政治势力陷入内斗。革命爆发后,吉国事态发展与西方的预期不太一致,新政府与俄罗斯的关系似乎比与西方的关系更为融洽。五年不到,又一场革命爆发,总统巴基耶夫被推翻,并引发武装冲突。这些动荡对吉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负面影响持续至今。
总之,“颜色革命”的结果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从“希望”到“失望”。这不仅是这些国家多数民众的亲身感受,甚至也是许多推动“颜色革命”的西方政府和人士的感受,他们对“颜色革命”褪色如此之快深感失望。
实践困境: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
2010年底开始,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发生一系列以“民主”为号召的反政府运动,波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埃及等国,多国政权被推翻。这场政权更迭潮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它们高呼“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但仅仅过去两年多时间,“阿拉伯之春”已变成“阿拉伯之冬”:利比亚内战后,各部落拥兵自重,整个国家陷入了失控状态;突尼斯经济受到重创,国内世俗化和伊斯兰化势力持续斗争;也门经历了部落间战争、教派间(逊尼派和什叶派)战争、政府军与“基地”组织的战争,不排除还可能爆发南部独立战争。
![]() | ![]() |
(责编:牛宁)
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说,西方民主,复旦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