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22日08:5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治理公车乱象,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中纪委试点公车统一标识,值得期待和憧憬。但愿这次试点能够推动公车改革走上正轨,不能再一次让公众失望。否则,公众或许会对公车改革失去信心和希望。 |
公车超标、公车私用、公车浪费……近日成为多地纪检监督部门和媒体曝光的热点。车轮腐败,被阳光“晒”脱了皮。中纪委近期明确表示,将试点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加大惩治力度。
曝光、公示、监控,治理沉疴已久的公车腐败,从上到下、各级纪委确实费尽脑筋。然而,由于改革缺乏彻底性,监督缺乏透明性,惩戒缺乏严肃性,导致多年来公车治理屡屡“卡壳”,甚至出现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困境。在这种现实语境下,中纪委试点公车统一标识,既是回应社会关切,更表明了治理公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要让公车统一标识试点能够试出成效进而推广,至少要过“四道坎”。
凡公车必须贴标识。在人们的印象中,“O”牌是特权车牌,小牌号一般是公车,而这个规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有些地方,小牌号不一定是公车,这甚至已经成为公车私用、公车违法逃避处罚的挡箭牌。只有将所有公车都贴上标识,才能让公众一目了然、便于监督,才能让公车不敢越“公”一步。
必须警惕公车“套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他车辆都想套牌,公车当然也想“套牌”。一要警惕公车“两张牌”,执行公务时贴“公车牌”,其他时候却只挂“车牌”。二要警惕公车和私车“套牌”——明明是公车违法,最终却让私车“埋单”。
必须严格执行规定。治理公车的规定和政策多如牛毛,但都因为执行不力或者不执行,而让规定变成一纸空文。既然要试点公车统一标识,在试点地方、试点单位就不能有时空的空白,就不能允许“公车不统一标识”的情况出现。
必须加大督查和问责力度。公车违章违法背后,体现的是特权思想作怪。而治理公车,是直接触动领导干部利益。李克强总理说过,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既然要搞试点,必须对试点范围内的公车违章违法行为“零容忍”,对相关的违章违法人员实施严格问责。这样,一方面产生威慑力,另一方面起到以儆效尤的警示作用。
公车乱象,怎一个乱字了得。治理公车乱象,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中纪委试点公车统一标识,值得期待和憧憬。但愿这次试点能够推动公车改革走上正轨,不能再一次让公众失望。否则,公众或许会对公车改革失去信心和希望。
![]() |
(责编:牛宁)
公车 公车私用 套牌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