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海上钢铁巨兽”运行费用预计超过2500亿美元【5】

2013年10月23日09:25|来源:科技日报|字号:

  当年,前苏联元首赫鲁晓夫,由于曾看到核武器无坚不摧的巨大威力,在20世纪50年代一度发出感慨:“在核时代,航空母舰就是茫茫大海上‘浮动的活棺材’。”

  如果依照赫鲁晓夫对航母命运所下的这一判决书,如今它早已应该是睡在军事博物馆里了,但为何全球诸国今天仍在纷纷酝酿“航母梦”呢?原因就在于赫鲁晓夫不仅低估了航母自身的防护力,而且高估了人类挥舞核大棒的勇气。特别是由于核武器的“相互确保摧毁”威力,即使一个国家有能力使他国航母葬身海底,也鲜有政治家敢拉开核大战的帷幕。

  与赫鲁晓夫对航母的悲观态度相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则对航母大加赞赏,他评价说:“航空母舰就是国际政治不锈的笔尖,我们总靠它来书写国家意志。”

  的确,据说当美国利益受到侵犯时,美国总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从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60年代的越南战争、90年代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哪里有美国大兵的踪迹,哪里就有航母游弋的身影。

  就这样,“棺材”与“笔尖”成了人们谈论航母时常用的两个隐喻。然而,航母还有第三种存在,它就是大国的“佩剑”——一种国家强盛的象征、符号或标志。正如科幻电影《变形金刚》中集机械化与信息化于一身的擎天柱与日常随处可见的冷冰冰的汽车之间的差异一样,或许建造出一艘低吨位的常规航母对一些国家而言已没有多大技术难度,但要研制出类似“福特”号这样的新型航母,背后显然需要强大的国防工业支撑。这种强大的国防工业彰显的正是一个国家令人瞩目的综合实力!(石海明 贾珍珍 曾华锋)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全寿命周期费用 反潜作战 1975年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神医”胡万林出狱重操旧业 大学生听信丧命

台湾9大恐怖监听机构 有台版FBI有特工摇篮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组图:安徽渔民打捞出二战美国战斗机残骸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