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求是:“牢骚声”里听“民声”

2013年10月23日18:33|来源:求是理论网|字号: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认真了解民意、尊重民意,善于集中民智、调动民力,是我们攻坚克难、夺取胜利、加快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只有将民声作为第一需求、第一信号以及党和政府执政决策的风向标,真诚倾听群众的真心话,了解民情、民生、民心,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群众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肯定赞美之声,也有牢骚批评之声。能不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真确分析群众意见,真正采纳群众意见,从根本上说是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去除牢骚话中的负面情绪和非理性因素,仔细深入去想,就能从谔谔之言中发现“良药”与“忠言”的合理内核存在,就会发现背后深含社情民意:工作没做好,群众不满意;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群众不理解;群众意见表达不畅,群众堵得慌…牢骚就是民意晴雨表,体现着群众的感受,反映着群众的期待,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聆听群众的“牢骚声”是对干部能力的具体考验,而从“牢骚声”中听到真心话,获得好意见更是干部自身的一种幸运。

  “听牢骚”得让身子沉得下。如今,有些干部只会“纸上谈兵”,不愿与群众接触,甚至害怕与群众接触,把自己与群众对立起来;有些干部流于形式,坐在车上转一圈,回到单位谈一谈就算完事,不与群众接触,对群众没有热情,当然连听群众发牢骚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做好群众工作。老百姓能不能与领导干部讲真心话,要看这个干部有没有亲和力,是否降低“身段”。党员干部听牢骚就是要经常深入“民声场”,主动结交布衣朋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放低姿态,沉下身子,拉下面子, 以虚心换真情,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经得起群众的牢骚、批评甚至骂声。要平等交流,多听些“小人物”的意见,多采些“臭皮匠”的点子,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带剌的、尖锐的牢骚话中发掘出闪光点来。

  “听牢骚”得让耳朵听得切。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对领导干部来说,多听群众的牢骚声和反对声,有助于冷静地思考问题和正确地作出决策。想要听得切,就要有真诚的态度,让群众看到我们敢于自我批评、正视问题的勇气,看到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坦诚,看到以身作则、示范带动的行动,让群众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想要听得切,就要学会讲群众语言,说话平实、通俗,不说官话、套话,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卸下心防、坦诚相见。此外,听牢骚,其实是“听民声”与“取民意”的组合,二者互为依存,最为重要的是从牢骚声中真正吸收并采纳群众所反映的建议与意见,并将这些意见作为第一“线索”,去了解群众和基层的第一需要,并将其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考虑。

  “听牢骚”得让整改做得实。牢骚声里听民声,不仅是要知道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善于从中发现需要迫切办理落实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加以解决落实。如果只是一听而过,把群众的牢骚和意见填在表上、记在本上、讲在嘴上,摆不到会议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即使听得再多,也毫无实际意义,甚至还会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树起一道隔心墙。长此以往,干部的“冷落”只能换来群众的“冷漠”,群众连“发牢骚”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真正的民声民意便无处可存。因此,广大干部必须把群众的牢骚声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和工作的重点任务,认真研究制定解决办法或整改措施,把整改过程作为改进工作和提高能力的过程,抓紧落实到位,才能走好、走实群众路线。

  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须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群众的牢骚可谓千金难买,万金难求,广大干部应该将群众的“牢骚”当做一面镜子,务必洗耳恭听,深入反思,听清、听深、听仔细。同时,要善于去掉牢骚中的“不合理”因素,擦亮民意“晴雨表”,看到工作的不足,发现深层次问题,打造一把做好群众工作、解开群众“心锁”的“金钥匙”,这无疑是干部工作之能,也是自身成长之幸。

(责编:牛宁)

分享到:

牢骚,民声,听牢骚,晴雨表,群众意见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澳门公司推800万厕纸:令粪便像金子般发光

惊曝!在台湾用大陆手机卡可防监听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西安一办公楼发生爆炸 已确定造成1人轻伤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