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郑渝川:承诺“作废”政府最该反思

2013年10月26日00:04|来源:红网|字号:

  10月25日,南京市第三场“向人民汇报”述职评议活动开始,被评议的部门是南京市科委。在现场的媒体评议员就2011年南京市科委承诺市民“2013年前在全市范围内淘汰白炽灯”提出质疑,南京科委回应说:“我不记得我们有过这个承诺。”(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有意思的是,媒体评议员此次提及的承诺,恰好也是在当地“向人民汇报”述职评议活动中作出的。资料显示得清清楚楚,2011年12月26日,南京市科委向南京媒体回传“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媒体互动直播”网友问题回复时表示:淘汰白炽灯是全市推进节能行动计划的一项重大措施,南京市要求在社会节能方面,每年推广节能灯不少于100万只,2013年前,在全市范围内淘汰白炽灯。

  南京市科委既然可以在时隔两年之后,拒绝就之前的承诺作出恰当解释,那么在10月25日的“向人民汇报”述职评议活动中表达的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工作的思路,又何以取信于民呢?会不会再过两年,科委领导又一次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

  在2013年年底前,(南京)全市范围内淘汰白炽灯”的承诺(目标),甚至被写进了南京市政府印发的《南京市“十二五”绿色城市发展规划》。难道说这项规划纯粹就成了纸糊的篱笆,风一吹,雨一打,就落了个灰飞烟灭?

  科委作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主管部门,在2011年时还是就节能灯向社会推广的力推部门,相关承诺写入《南京市“十二五”绿色城市发展规划》显然与之推动也有直接关系。为什么到了两年后,这个部门就忙不迭地想跟节能灯解除一切联系?节能灯在两年前被科委作为政府推广的新产品项目,即便而今已经不是新项目,节能灯的推广使用对于节约能源也能起到重要作用,科委方面如果认为自己不再适合承担节能灯推广使用的工作角色,应当主动将这项职责转交给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并向社会作出说明。

  南京市有关方面应该意识到,作为新技术、新产推广职能部门的南京市科委对公开作出过的承诺表现出“健忘”甚至“赖皮”,所损害的将不仅仅是涉事部门的信誉,更是关乎一地政府的整体形象。明确写入政府正式发布的专项规划的举措,如果不能实现,政府应该及早公布情况,公开说明原因。就算不存在职能部门和经办官员的主观责任,政府也有责任向市民致以歉意。

  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在这次述职评议活动表示,节能灯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而科委更注意推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目前“推的主要是LED的新光源”。这个答复当然不能作为该部门未兑现公开承诺的合理免责理由,却反映出政府在新能源、节能降耗等工作中的角色、履职方式存在问题。

  新技术应用的更新换代速度堪称“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对科技进步的趋势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加大投入,确实可以相比市场发育更快的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普遍应用。但也因此会带来至少两大隐患:一是政府主管部门、主事官员的判断有误,在政府主导的格局下,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资金浪费。二是政府主导的政策惯性,可能导致政策的僵化执行或“无疾而终”。国内政府在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投入,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发展规划、项目方案来实现,这些规划和方案的有效期很长,还会就各阶段细化落实指标。这样的细化可能与科技进步的节奏脱节,原先的新技术很快成为市场发育程度已经很高的成熟技术,但仍属于政府扶持、资助、补贴政策中的“新技术”。如果履行这些政策,政府就要兑现政策承诺,必然影响市场公平;但要是不兑现,政策本身此前却并没有被废止,有关部门就成了不守承诺的失信者。

  在笔者看来,南京市有关方面不仅需要就此事向市民作出解释,表达歉意,而且更需要反思政府科技和经济管理的角色定位、履职方式和政策支持体系,调整主管部门在新技术、新产品等创业项目和民用项目推广中的角色,更注重市场规律和各领域科技进步的规律,用好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为市民创造更大福祉。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新技术,科委,述职评议,向人民汇报,节能灯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白岩松谈胡万林:他可能不懂医学 但太懂中国人

点击排行>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故宫东华门内食堂疑发生命案 两人被杀(图)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