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新京报:“民告官”程序空转稀释司法公信力

2013年11月02日09:24|来源:新京报|字号:

  11月1日《新京报》报道了两则“民告官”新闻:一则发生在河北省新安县,夏凤格为了找回18年前被派出所人员抱走的女儿,四处告状无果,仍然奔走在寻求真相的路上,起诉要求政府明确告知当年情况;一则发生在山东临沂,刘刚因上访两次“被精神病”,起诉政府一审被驳回起诉,正准备提起上诉。

  每一起舆论关注的“民告官”纠纷,背后总有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两则新闻中,主人公的遭遇,值得同情,坚持走诉讼途径讨要说法,值得敬佩。可需反思的是,我们一再强调民众要运用法律途径理性维权,可法定的诉讼之路为何总是举步维艰?现有的行政诉讼制度,为何对这两起并不复杂的纠纷束手无策,更无法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这暴露了目前行政诉讼中普遍存在“程序空转”。一方面是程序虚置问题,法院依法设置的行政审判庭,天天都在法律程序上运行着,可一些民众要想将之拿来解决自己的纠纷,却困难重重。“被精神病”的刘刚,自认权利被侵害,却告谁都没法告。另一方面是程序失灵问题,即使诉讼程序艰难启动,却并不能解决民众反映的核心问题,总在真相和矛盾的外围打转。夏凤格这些年告过乡政府、县政府,还提起过行政复议,总是无果而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的产生也较为复杂。其中固然有制度的不完善因素,但更为根本的,是法律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民告官”有其门槛,但并非高不可攀。就拿刘刚“被精神病”案来说,法院既认为临沂市救助站依法履行了职责,在实体上评价了救助站行为的合法、妥当与否,却又在结论上裁定驳回起诉,将纠纷挡在公开审判程序之外,不给当事人一个在法庭上说理的机会。

  而那些即使有幸进入庭程序的案件,却又因实践中的种种障碍而程序失灵,这便是夏凤格案的症结所在。夏凤格此前一次次起诉都遭驳回,最终,法院就新的一次诉讼立案。

  当下,一些法院可能也很无奈,一方面受制于潜在的审判“红线”或“杠杠”,难以直接评价,另一方面无论从法律和道义上又都无权拒绝裁判,既要有所为又不能真为。即使诉讼程序能在信息公开、履行告知义务等纠纷外围打转,在诉讼结果上获得支持也很困难。如此程序运转,哪里还谈得上会有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其实,不论是程序虚置,还是程序失灵,症结往往都不在程序本身,“虚置”反映的是案件收不进,“失灵”反映的是审不好。二者都非法院司法能力不足,而是宪法法律上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落不到实处。这一现象不仅严重稀释司法公信力,更在深层次上导致行政诉讼制度价值的式微。

  最高法院日前发布加大公正司法力度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意见,才再一次着重强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性,而且明确提出要改变以行政区划确定管辖的做法。这对行政诉讼而言,意义更为重大,但愿这些设想,能真正得到落实,让“民告官”不再艰难。(社论)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民告官,司法公信力,虚置,空转,红线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