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02日10:15|来源:海外网|字号:
10月最后一周,无疑是中国海军高调亮剑的一周。继27日官方媒体详尽报道首支核潜艇部队后,28至29日,南海、北海与东海舰队的七艘舰艇相继穿越西太平洋“第一岛链”,并被日本舰艇跟踪与监视。有媒体惊呼,中国海军正由“海上长城”向“海上长矛”华丽转身。其实,“长城”变“长矛”,一字之差,一词之别,凸显中国国防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及大国成长战略的调整轮廓。
媒体惊呼并非没有道理,本年度规模最大联合海上军演“机动-5”高潮迭起,海军最新动作“当惊世界殊”:中国核潜艇部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秘密战略打击力量,过去42年一直是被猜测、被传说和被刺探的对象,长久隐没在碧波之下和媒体视线之外,这次破浪“上浮”,不仅佐证了中国的海军实力,更象征中国军力发展的进一步透明化。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协同派出七艘舰艇在不同海域相继突破“第一岛链”,也属建军以来的创举,标志着“第一岛链”不再是从海上绞杀中国的枷锁,而是中国海军挥剑东指的第一道跨栏。
此轮军演展示了中国海军力量建设的新成就,也预示着中国传统的本土防御为主、陆地防御为主,陆军作战为主的国防战略发生变化,正向陆海防御并重、防御前沿东移和海空防御为主的新阶段转进;防御态势也由过去的被动防御、收缩防御和近海防御向主动防御、扩展防御和大纵深防御新台阶提升。
今年4月,中国国防白皮书曾对外公布陆军全部18个集团军的番号和部署位置,圈定中国国土战略防御的重点区域所在,即集中于由东北至华南的东南沿海地带。此次核潜艇部队揭开神秘面纱,七舰齐发突破“第一岛链”,则向外界宣示,中国的防御前沿不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而是由“第一岛链”标示的西太平洋与中国近海水域。由此,中国东南方向的战略腹地已随着海空军力量的增强而大大拓宽,具备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物理条件,对国防安全战略态势的改善具有巨大意义。
对外“亮舰”也体现中国建设海洋大国的雄心。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个陆权重于海权、塞防重于海防的保守国家,自郑和七下西洋后,长期禁海封疆,闭关锁国,直到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海上击破国门,转入历史的衰落;走上海洋强国之路的日本在甲午海战又带来重创,更让中国跌入万劫深渊。惨痛教训没齿不忘,以至于新中国领导人把建设强大海军视为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然,建设强大海军,绝非为了向西方列强和日本寻仇雪耻,而是保卫和开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在陆地资源逐渐稀缺、海权意识日益增强和海洋强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的今天,巩固“海上长城”,打造“海上长矛”,是中国向海洋寻求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是由陆地文明和黄色文明向海洋文明和蓝色文明倾斜、平衡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观念的一次重要跃升,还是与世界戏水共舞的主要方向和强劲推力。
如果说“海上长城”是保卫中国主权和领水、领土的基本需求,打造“海上长矛”还是保卫中国利益边疆的必要利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资源、市场、投资和人员已前所未有地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利益所在,利益边界也会超越传统和有形国界而延伸存在,也必然需要中国海军在危难时刻剑指远方,由浅蓝而深蓝,由近海而远洋,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2011年春天的“利比亚大撤离”,即证明拥有强大海军的迫切必要。
此外,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加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也势必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如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打捞救援,打击国际海盗,确保国际航运通道安全,甚至依据联合国宪章行使集体自卫权,都需要中国拥有与国力和角色相匹配的军事力量,特别是远洋海军力量。从这个标准来衡量,尚无航母舰队的中国海军虽然舰船总吨位居于世界前三,但依然无法跻身世界海洋强国甚至地区海洋强国之列,依然需要正视因先天不足而形成的巨大落差。
当然,中国加强海防,强化海军力量建设的过程难免引起周边国家的疑虑甚至聒噪,与中国存在历史纠葛和海上争端的国家也会满怀狐疑。中国最佳的选择是,既坦然而透明地壮大海军力量,又最大程度展示和平发展战略与睦邻友好姿态,因为最好的博弈境界是:长矛在握不出手。
(责编:牛宁)
长矛,长城,海权意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