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郭元鹏:财供改革需防吃粥的都是“富和尚”

2013年11月04日08:38|来源:海外网|字号: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强调: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机构臃肿造就了人浮于事的现象,人浮于事的现象又造就了财政无力承担的现象,财政无力承担又造就了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也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财政供养只减不增为机构去臃肿化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想收到好效果,还要做到措施配套。粥少了,当务之急的事情,就是要确保不出现吃粥的都是“富和尚”现象。

单位臃肿现象,都有着一个躲不开的死结:能够在臃肿的行政编制里,吃上一口饭的人,大多不是普通人。这里面官员子女众多,富人子女众多,真正能够端上财政饭碗的草根群体所占比例是少的。在一个单位里老爸喝茶儿子打水,老妈讲话女儿鼓掌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正如广西的那家小医院一样,一个单位才有8个编制,而院长的妻子、儿子、小舅子等等就占去了5个,一家子都是公职人员的嚣张里,是权力的无拘无束。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权力自肥,造就了机构臃肿现象。正如河南的那家小车管所一样,在110公里道路上执法的人员就有200多人。在单位臃肿的需要两名执法人员管理一公里道路的情况下,试问,能够进入到这些单位里的人能没有来头吗?这些占据了编制的人员,不说个个都和交通部门一把手有关系,最起码会和很多单位的头头脑脑有关系。如果说,仅仅强调财政供养只减不增,也会让草根家庭孩子成为公务员难上加难,减下去的只是生物链上的小虾米。

目前,就业越来越紧张。而且,公众对于工作的选择,最优选择依然会是公务员。相较其他行业,毕竟公务员岗位还是衣食无忧而且旱涝保收的。这从今年3000比1的公招报考比例就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强调财政供养只减不增,势必会让公务岗位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肥水不流外人田”现象会更加严重。粥少了,而想去喝粥的人却没有减少,能喝到粥的就有可能是那些“富和尚”们。比如官员子女,比如富人群体,最后在公务岗位的饭碗面前被饿的面黄肌瘦的群体最可能的就是布衣百姓。

财政供养缩减是大势所趋,小政府大服务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为财政供养只减不增多做些事情。一则,需要进一步确保公务员招录的公平性和无缝监管,减少内定的暗箱操作;二则,需要设立公务岗位“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底线,任何机关都不允许出现老爸是局长、儿子是秘书的现象,更不允许小舅子给姐夫开车;三则,需要在招考中设立公务员群体比例,要保障草根群体进入公务机关的占比。事实证明草根的孩子才会更加知道底层冷暖,才会更珍惜这样的岗位。

改革需要阵痛,这是躲不开的。我们需要防止在这样的阵痛中,在财政供养的粥少了之后,能够喝到热粥的都是“富和尚”的尴尬现象!(郭元鹏 投稿)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