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04日04:17|来源:海外网|字号:
由行政会议批准增发的免费电视牌照,是两个而非全部申请者的三个,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不但有几万人上街游行及在政府总部广场连续几日通宵集会,更有人要求撤销行政会议保密机制,甚至有人扬言要再度发动包围政府总部,逼使修例,目的还是要取消行政会议保密制。必须指出,这是极不妥当和会对行政当局和行政主导带来危险的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
试想一下:哪怕是一间公司召开董事会,或进行高层会议时,毫无疑问,会议室的门也是关上,更何况是一国一地的领导人在与阁员和幕僚开会讨论国家、地区大事及政府施政时,能不能公开?能不能不必保密?道理很简单:无论一国的内阁会议,或者一地(如香港)的行政会议,设有保密机制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根本是国家、地区、城市,以至公司管治和管理学的ABC,为何有人会不知道或装作不知道?
尊重行会保密制的制度设计
除了是国家、地区、城市管治方面的一种必须有的制度或机制之外,行政会议的保密制还有一项重大的理由,即:足以也必须保障行会成员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香港的行政会议实行集体负责制,这就更加要求行会成员要真实和明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设想、意见或建议,必要时可能还要每位成员作表态,对某一事务进行投票,以便决定其“可行”或“不可行”。据说,对免费电视牌照增发两个而不是三个的决定,以及批准申请者A和B,而不批准C的决定,是根据行会多数成员的意见作出的。根据《基本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行政长官有权不採纳行政会议多数成员的意见,只需将具体理由记录在案即可。不过,行政长官梁振英日前表明,这样的情形过去不曾发生过,他上任至今也不曾有过。此则说明,回归以来,特区政府所作的每一项决定,三位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多数成员的意见一致。
行政会议保密制,让行会成员在发言时免除了任何顾虑。包括有可能遭受某些人(例如某一决定对某些人不利)的打击报復、甚至人身受到伤害的顾虑。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些提出要废弃行政会议保密制的人,或许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一点。也可能是故意不考虑这一点,因为他们自问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行政会议的成员。
回归十六年多,政治争拗日见增加,如今已到了令广大市民、特别是令“沉默大多数”难以容忍的程度。上述“反对行会保密制”或“取消行会保密制”也是一例。政治争拗之愈演愈烈,究其原因,要害是在有些专门“搞事”的人掀风作浪,目的就是不让香港太平,就是要破坏香港的稳定繁荣。一言蔽之就是“乱港”或“反中乱港”。这不正是反对派十几年来的所作所为吗?
市民的正当诉求勿被人利用
增发免费电视牌照引起风波,甚至可能要进行司法覆核,不少人(包括一些政商界名人)有不满、有意见,要求政府进一步作解释,这是可以理解的。香港是有充分自由的社会,自由表达不同意见是其中一大特色。但为此而发动几万人上街游行及佔据政府总部广场,是不是太夸张?又是不是别有用心?又有人在立法会提出要动用《权力及特权法案》,试图逼迫政府,意欲将行会保密制打开一个缺口。这一做法,是要彻底打倒行会保密制的前奏,说它“居心险恶”,相信是“八九不离十”。老实说,反对派利用一切机会“乱港”,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免费电视牌照风波,只不过是反对派的另一次“机会”而已。
平心静气地说一句:港视失业员工的心情、怨气及以抗议表达诉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须防相关的行动被反对派利用,包括利用来作为攻击行政会议保密制的重磅炮弹。反对派的“搞事”,向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方法或手段都会使将出来,所以港视失业员工要小心避免受人利用。说到底,行会保密制是管治的基石之一,不容反对派或任何人予以损害或进行破坏!(李幼岐)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
(责编:牛宁)
行会成员,搞事,反对派,机会,免费电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