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谭浩俊: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在于放权

2013年11月05日00:02|来源:红网|字号:

  有这样一种观点,叫做政府改革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权力最小化。也就是说,检验政府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就要看政府手中的权力大小了。

  显然,对政府来说,这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因为,已经习惯了用权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愿意“革”自己的“命”吗?愿意将已经获得的既得权力、既得利益放弃吗?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已经容不得地方政府了,容不得愿不愿、想不想了。按照媒体透露的中国下一步综合改革方案以及近一段时间以来高层频频发出的改革信息,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特别是在11月1日召开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要求,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他还特别强调,地方在放权问题上,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

  高层如此强调放权的重要性,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放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在此前并不多见。结合此前已经明确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等改革措施,此次中央在改革方面,看来不会再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应该是真刀真枪地干、踏踏实实地推。如果谁要在这一问题上打“小算盘”、搞“小九九”,则有可能被当作阻挠改革的障碍而受到严厉的处罚。

  事实也是如此,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济改革步步深入、不断向纵深推进,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政治改革、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却严重滞后,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倒退。如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问题,行政审批问题,行政效率问题等。尤其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影响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向纵深推进的最大难题和最大阻力。因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归纳成两个字,一个“权”,一个“利”。“权”是本质,“利”是内容,“权”是基础,“利”是条件,“权”是实质,“利”是形式。“权”可以转化成“利”,“利”也可以表现为“权”,“权”和“利”已成为行政体制的核心。

  也正因为如此,政府职能能不能得到有效转变,关键要看权能不能得到有效放行,能不能将政府手中的权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该放给企业的放给企业、该用于服务和创造环境的用于服务和创造环境,而不是当作政府干预市场、干扰企业、破坏市场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工具与武器。

  以行政审批为例,从上一届政府到本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经不下千余项了,但是,从企业投资和居民创业的情况来看,仍然是各种行政审批事项林立,各种关卡密布。各级到底还有多少行政审批事项,还有多少需要突破的关卡,可能没有一个部门、一个机构能够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而伴随着这些行政审批事项,除了盖章之外,还要收费,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借口进行罚款、摊派等。

  除此之外,这些行政审批手段,还能够直接决定社会资源、特别是财政资金等公共资源的分配与调度。如获得一个重大项目,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政策资源、资金支持,得到一个国家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就能获得大量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取得一个某某名义的头衔,就可以直接获得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扶持等。

  也正是因为所有这些行政审批事项、行政管理举动,都能够给地方及其部门、企业带来丰厚利益回报,于是,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大、利益越来越多、可以操纵的空间越来越大,导致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地创造权力、争取权力、抢占权力制高点。继而引发了跑部进钱、层层剥皮、层层设立行政审批事项的问题。

  如果说过去的三十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没有完全确立,企业和群众的市场意识尚没有完全建立,在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内在动力下,广大企业和群众对上层建筑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能勉强接受和容忍、还能硬着头皮向前冲的话。在社会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和群众已经具备了较强市场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情况下,继续再“忍”下去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因为,他们也采取了等待和观望的方式,应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譬如民间投资,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而居民创业,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果再不改革,再不通过改革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解决好,再不将应当交给市场和企业的权力交出去,上层建筑就真的会对经济基础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和作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一届政府组成以来,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由于高度重视简政放权工作,且不是只打雷不下雨,而是实实在在地将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社会资源配置办法等落到实处,效果就已经十分明显了。据资料显示,截止目前,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已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如果简政放权的力度再大一些、步伐再快一些,效率是不是可以更高、效果也可以更好呢?如果按照这样的态势一直发展下去,中国经济“第二季”的目标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实现呢?

  所以,要转变政府职能,就必须在简政放权上下功夫,将放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和关键,一着不让、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其中,确保政令畅通、不打“小算盘”和搞“小九九”,是关键之关键、核心之核心。

  如果有一天,政府真的变成了无权政府,改革也就可以说真正到位了,企业和居民的创造力就能真正得到释放了,市场的活力也会全面增强了。反之,则需要继续在各种摩擦和干扰中蹒跚而行。

  无权才能有信,这也是市场经济给政府立下的规矩。反之,真正有信的政府,也不需要有那么多、那么大的权力。

  文/谭浩俊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放权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