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王石川:靠什么走出“能吏易腐”困局

2013年11月05日07:4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荣誉和专业能力并非豁免权,对技术型官员同样需要设置“防火墙”。

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公告,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廖成为十八大后反腐风暴中又一落马的高官,引发关注。

廖少华属于典型的“业务干部”,长达15年的铁路系统背景,从见习生一路干到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然后步入政坛。以廖少华为代表,近年来,技术型官员、专家型干部误入贪腐歧途频频见诸报端。北京社科院日前发布的《北京法治发展报告(2013)》显示,这类高学历、高职称的“两高”干部,其受贿犯罪呈现边“评优”、边腐败的特点。

一方面头顶夺目光环,一方面行事苟且、见不得阳光;一边在台上高谈反腐,一边却在台下大肆敛财。这种“台上台下两个形象”的官员并不罕见。对组织来说,技术专家型干部的“失足”是一笔损失。这类干部往往学而优则仕,因在某一领域卓有建树而跻身仕途,沦为贪官,殊为可惜。

不过,“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要着力发现和培养,有本事、懂技术的官员并不难寻,但做到公正廉洁却并不容易。职称高不等于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也不见得拒腐能力强。相反,有些官员恰恰因为披着懂技术的“马甲”,易受重用,贪腐起来也往往更隐蔽。对于不少技术型官员来说,专业技术反倒成了他们敛财的“护身符”,一旦把持不住,更易出事。这说明,荣誉和专业能力并非豁免权,对技术型官员同样需要设置“防火墙”。

由技术型官员的腐化堕落,不难联想到某些特定群体的腐败,比如“26岁现象”、“35岁现象”、“59岁现象”等等。由此观之,贪腐不分年龄,也不看懂不懂技术、是不是专家。“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监管不到位,任何年龄的官员都可能滑落腐败的深渊。孟德斯鸠曾说,“每一个当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一直这样做,直到他碰到障碍为止。”何谓障碍?换言之就是监督。在许多专业性很强的管理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往往具有“陌生性”,普通的监督机制可能很难发现寻租的缝隙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督机制应该多运用事前备案和联网管理,不断总结监督机制的不足之处,向更加科学和专业的方向调整与完善。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回溯历史,多少人因贪欲而抱憾终身。归根结底,破除“能吏易腐”困局,需要用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不想腐”;用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使其“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其“不敢腐”。反腐没有终南捷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无论多懂技术,只要胆敢伸手,就必须承担后果。如此,方能从根本上遏止干部腐败。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能吏,廖少华 反腐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