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熊建:留学市场火爆传递什么信号

2013年11月07日07:08|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中国大学越来越善于迎合教育部,而不是提供创新研究与教育项目,这种情况与改革前的国企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失去活力的根源就在于此。

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展日前开幕,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所学校及教育机构参展。以往相对冷门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如荷兰、波兰,在本次展会上也备受青睐。

留学市场的供给如此丰沛,还是源于旺盛的留学需求。但这种需求不是用奖金、补贴等奖励手段激发的,更多是自发而生的。比如,2012年约40万的留学生中,公派生仅有2.51万人,其余的大多数均为自费留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以上数字反映出的留学需求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钱学森之问”。

繁荣的思想市场才能产生杰出的人才。如果思想市场失去活力,那么在出国留学渐趋便利的今天,类似国际教育展之类的留学市场持续火爆,就不难理解了。

从积极一面看,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表现。当我们开始融入世界,钱袋子日渐丰盈,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获益于世界各国的优质教育资源。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内的高等教育日渐僵化。当大学教育不能再为思想市场注入活力,那就值得反思了。

虽然不能说选择海外留学就一定是对中国大学的失望,但至少可以说明中国大学在与海外大学的竞争中,并不占上风。

1977年恢复高考,拉开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大幕。这一幕甚至早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曾经负重前行的国有企业,逐渐获得了经营和投资的自主权,可以在市场中自由竞争。但是,我们的大学却似乎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认为,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中国大学越来越善于迎合教育部,而不是提供创新研究与教育项目,这种情况与改革前的国企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失去活力的根源就在于此。

“211大学”、“985工程”,政府总是抱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是大量财力的注入没能让这个梦想离现实更近,却让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控制愈发紧张。这意味着大学不得不紧跟教育行政的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自主性。

大学扩招、产业化转型,确实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但同时也让高等教育步入了商业化的泥潭。我们把在企业中收效良好的计件工资体系引入了大学,于是,教授们变成了发文机器,我国也变成论文大国,但有多少论文是突破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有志于学的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对比数据可以看到,一面是每年近40万的出国留学人员,一面是每年3万多的来华留学人员。留学顺差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流失——因为很多人学成后可能不会归国。

因此,目前留学市场的火爆传递出的信号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改变高等教育的现状,持续去行政化,政府之手不要伸得过长,让高校真正成为教育市场的竞争主体。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个繁荣的思想市场,也才能从根本上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熊建,人民日报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