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新京报:处罚环评造假也要环评报告公开

2013年11月07日02:39|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环评造假屡屡发生,严打违规环评机构的同时,也必须推进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的脱钩,并让环评受到公众的全程监督,改变环评报告不公开的现行规定。

11月6日,环保部公开处罚一批环评机构及环评技术人员,其中,拟取消8家环评机构资质;26家环评机构被限期整改和警告;58名环评技术人员分别予以注销环评工程师登记、撤销环评岗位证书和通报批评。环保部称,目前,一些环评机构疏于管理,把关不严,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较差,甚至弄虚作假;有些环评机构借用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人员,超越资质范围从业,甚至出借资质。

环境影响评价用于为环境生态把关,然而,一些地方的环评反而成为了污染的帮凶。犹记2010年福建紫金矿业废水渗漏事故,约9100立方米的含铜酸水外渗引发汀江流域污染,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就质疑,如此严重污染的企业其环评报告究竟是怎么出炉的。

炮制假、低质量的环评,相关环评机构背弃了起码的职业伦理,按理说理应受到严处。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对于违法违规的环评机构和从业人员,环保部门一度处罚不力。大量环评造假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对于已被查证的环评造假等问题,不少时候也未能拿出铁腕手段严惩,例如,中国气科院曾为秦皇岛某垃圾焚烧厂做了一份错漏百出的环评书,可最终受到的只是不痛不痒的“降级处罚”。

这一次,环保部一反常态,一口气取消8家环评机构资质,58名环评技术人员上了黑名单,这样的处理,可谓力度空前。打击环评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就理当如此,用铁腕执法,捍卫环保法律的权威。这一个良好的开始,期望接下来,环保部门也保持这种高压执法态势,拿出决心和勇气,肃清环评领域的乱象。

不过,处罚环评造假等问题,只盯住环评机构,或许还不够。环评造假之所以泛滥,环评机构把关不严,固然是重要原因,但现有环评体制的一些弊端,无疑也在为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例如,按照现有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不对外公开的。环评书在制作过程中,公众不能参与,哪怕已经被相关环保部门审核通过,公众依然很难见到它的全本。这种保密的做法,使得大量造假货、质量低劣的环评书,难以被曝光。

此次环保部表示,鼓励社会监督,支持实名举报环评机构违法行为。可是,看不到环评书,民众拿什么去举报呢?没有信息的知情,就不会有充分的公众参与。环评书不仅应全本公开,在制作过程中,也应通过听证会等方式,让民众参与。

此外,目前大多数环评机构都是各地的环科院所,而环科院所是地方环保系统下属单位,环科院做出的环评,送给环保局审批,这犹如儿子做事,老子审核,这样的审核能做到独立公正吗?显然,要确保环评书的客观公正,必须推进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的脱钩,让环保部门成为真正的裁判员。

环评屡屡失守,需要从执法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双管齐下,严打违规环评机构的同时,让环评机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让环评受到公众的全程监督。如此,才能终结当下的环评乱象,让环评回归独立与公正。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环评报告,造假 环保部

热图>

最新热点>

惊!上海动物园饲养员被华南虎咬死(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