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2日08:15|来源:中国科学报|字号:
自主创新点亮“北斗星”
面对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和严密封锁,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依靠自主创新在专业理论、核心技术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新质战斗力”。
2013年7月22日,“北斗二号运控应用系统成果鉴定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和清华大学等军内外30多位院士专家对总站4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评审鉴定,一致认为其在专业理论、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很多理论和技术空白。
“实施创新驱动才能把握战略主动,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自主可控。”总站主任王瑶有感而发,“创新的目标须从‘追踪前沿’定位到‘抢占高点’上。”
从前,当人们对是否启动双星定位系统建设还存在质疑时,总站总工程师谭述森就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理论创新领域,带领科研人员为中国特色卫星导航体制探索“铺路”。经过一次次深入调研,一次次周密论证,一次次攻坚克难,他们先后获取90多万个基础数据,积累1000多万字的技术资料,研究发展了基于“三球交会定位原理”的定位模型与算法,创造性地提出了集定位、通信和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工程建设方案,丰富拓展了世界卫星导航理论实践,使我国仅用2颗卫星和地面高程数据库就实现了卫星定位,既大大节省了经费开支,又满足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急需。
理论创新引领技术创新。信号快捕、电离层修正和高程库快速查询等关键重大难题技术路线随之确定,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的北斗一号应运而生,地面应用系统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谁抢占了战略高地,谁就将赢得发展先机。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按照“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坚持“边研制一号边论证二号、边建设二号边参研全球系统”的迭代建设思路,创造了卫星导航工程建设“中国速度”!
北斗二号系统建设,较北斗一号体系更庞大、技术更复杂、战技指标更高,作为任务主体单位的总站,面临很多开创性和挑战性的难题和任务。
他们在系统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等方面一路闯关,一路突破:首次提出的集“定位报告”与“连续导航”两种功能深度融合的技术体制,开辟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新路子;首次提出了“导航系统与增强系统一体化设计建设”总体方案,提供的重点区域信号精度跃居世界卫星导航前列;北斗用户终端全部装上了自主研制的“中国芯”……
近年来,总站官兵先后攻克5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4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273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32项。
西方媒体给予北斗系统这样的评论:“封锁信息、拒绝合作没有令中国屈服。”中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开辟了卫星导航的新纪元!
![]() | ![]() |
(责编:宋胜男)
北斗 模型与算法 作战需求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