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8日09:28|来源:海外网|字号: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试图为解决钓鱼岛问题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然而,这种“搁置争议”的现状很快就被日方打破。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一个节点。此前,日本政府既不承认争议,也未曾极力否认,反而与我国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尽力维持钓鱼岛问题的平静。而在此之后,日本政府的态度明显转变,频频采取强硬措施,驱赶、扣留钓鱼岛海域的中国渔船渔民;自2012年9月“购岛”闹剧后,日本政府更是极力否认、公然背弃和破坏就钓鱼岛与中方“搁置争议”的公识,并不断挑起事端,直接导致了当前钓鱼岛局势的紧张。
2012年底,再度拜相后的安倍晋三,以强硬的“维护国家利益”的鹰派姿态出现,积极标榜新保守主义的“国家观”,推波助澜,尽管安倍曾经一度转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阐释外交策略,但以其为代表的日本政府所追求和一贯坚持的“国家利益永远第一”的立场永远没有而且也不会改变。
一如当年的台湾一样,如果没有美国就没有现在的钓鱼岛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利益考虑,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交给日本,不仅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而且也给日后解决钓鱼岛问题埋下了深深祸端。作为始作俑者,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始终采取一种挑拨离间的手法,希望钓鱼岛成为中日两国长期存在的争端,成为美国操纵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抓手。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的签定,既给战败后的日本加注了一支强心剂,同时也为美国自身直接插手和干预亚太地区事务提供了重要依据。50多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复兴,美国的“橄榄枝”始终链搭在日本的“战车”上,在积极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美国也为自己在亚太地区建造了坚实的“桥头堡”。
![]() | ![]() |
(责编:牛宁)
钓鱼岛问题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军事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