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8日13:21|来源:学习时报|字号:
三是系统意识。全会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七个部分的改革,系统提出了十五个方面的改革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主题的具体化,也是全会精神的主体。全会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强化系统意识,以把握改革的全面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广度,只要能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不能人为地设置“禁区”;强化系统意识,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作用,抓好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避免改革“碎片化”、单兵突进;强化系统意识,把握改革的渐进性,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以重点突破促整体推进,避免一哄而上、齐头并进。
四是协同意识。全会把“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并列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彰显了协同意识的重要性。而且深化改革的七部分十五方面的部署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和制约,所以全会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协同意识,要服从“总目标”,一切部署和举措都要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掌握“方法论”,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是攻坚意识。经过35年的改革,容易的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强化攻坚意识,要凝聚改革共识,明确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坚定必胜信心,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迫切需要不畏艰险、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突破重点领域,调整利益关系,监督制约权力,克服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如转变发展方式得下决心淘汰落后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得改革户籍制度,行政体制改革得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金融体制改革得闯利率市场化的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得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之间、中央地方之间、城市农村之间利益格局,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得解决领导干部特权问题,等等;要以开放促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以上海自贸区为示范,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六是群众意识。全会把“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又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部署更是处处体现人民的分量、彰显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表明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化群众意识,要一切为了群众,不断改善民生,推进人民民主,保障公平正义,共享发展成果;要一切依靠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一切由群众检验,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
七是创新意识。全会无论是总结改革经验,还是阐明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总目标,抑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都体现了浓厚的创新意识,尤其是从“管理”到“治理”的重大转变,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强化创新意识,要明确新思想: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地位,彰显我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对整个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由垂直式的“管理”到扁平化的“治理”的转变,形成政府、社会、公民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等。强化创新意识,要把握新要求:如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紧紧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强化创新意识,还要构建新体制: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等。
八是安全意识。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进一步强化了安全意识。随着中国国力迅速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国家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更加复杂多样,维护国家安全已经超越传统军事力量可以承担的范畴,经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恐怖主义等均需应对,而现实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分散在政府公安、外交以及军队等诸多职能部门当中,缺乏一个国家级别的安全统筹协调机构,迫切需要一个高层次的机构来协调和统一。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诉求,充分彰显了统筹协调能力,便于在决策制定维护国家安全中长期顶层战略的同时,快速应对各类复杂事件,确保国家安全。
![]() |
(责编:牛宁)
深化改革 方向意识 三中全会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