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6日15:58|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红线女追思会在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各界人士、团体、戏迷聚集一堂缅怀大师。追思会现场还举行了专题片《永恒的舞台》首映仪式,该专题片全面回顾了红线女精彩的艺术人生,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片中首次披露。 |
光影留情 记录女姐从艺心路
在追思会上,红线女与儿子马鼎盛共同完成的专题片《永恒的舞台》进行了首映。这既是红线女一生最后的一部纪录片,也是她们母子的首次合作。纪录片以访谈的方式展现了红线女不平凡的艺术人生,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在其中首次披露。
早在今年4月,马鼎盛曾提议完成一部回顾红线女艺术历程的纪录片,并邀请国家一级编剧、红线女外甥邓原担任导演,纪录片的艺术总监则由红线女本人亲自担纲,该片成为记录红线女和粤剧艺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原定于年底红线女90大寿上首播。邓原向记者介绍:“红线女为纪录片倾注了大量心血,直到发病前10多分钟,她还亲自问起这部片子的完成进度。本来再过几天就可以给红线女看了,没想到最后还是看不成了。”
“小红烛,燃烧身躯,大放光辉还献泪。一生都不悔,换我将光明追,送衷心,形影相随……”伴随着红线女一曲《红烛泪》,影片开始将她一生的艺术历程向人们娓娓道来。红线女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抗战爆发让红线女告别了西关小姐的优裕生活,踏上了粤剧的从艺历程;目睹解放后瞩目的建设成就,红线女毅然回到祖国,迎来人生的艺术高峰。
“红线女回到祖国之后,她与国家、民族荣辱与共,不离不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马鼎盛认为,爱国是红线女精神的核心。“红线女在国破家亡时投身粤剧,最终在祖国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荣誉和舞台。这种爱国之情,只有在她的心里才能深深体会到。”
红线女之所以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红腔”和“红派”艺术,与她博取百家精华不无关系:她取法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等京剧名家所长,改革粤剧身段和唱腔;红线女对经典文学的深入研究,与巴金、郭沫若等名家的深入接触,更让她的艺术成就如虎添翼。影片还揭秘了红线女与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交往故事,在周恩来的引荐下,红线女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大使,她的粤剧表演让金日成、西哈努克等外国元首如痴如醉,胡志明还向红线女亲授越南民歌。
“红线牵古今,痴情写春秋。我愿随大江东去,一碧万里,淘尽千古愁。”画面最后定格在红线女翩然谢幕的身影上。灯光亮起,小剧场里再次掌声雷鸣,台下不少观众却早已潸然泪下。
![]() | ![]() |
(责编:牛宁、邹雅婷)
红线女 马鼎盛 插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