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19日09:4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回顾2013年,一批曾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得到妥善处理,但也有一部分“断头”“烂尾”,不了了之,成为令人诟病的“断篇新闻”,让人们不禁要问:“断篇新闻”是如何断的?又如何让新闻不再“断篇”?
12月以来,政府部门加大信息公开新举不断:辽宁省建立“网络回应人”制度,专人及时回应公众提问;农业部建立健全涉农舆情回应机制;四川省省、市政府部门年内将全部开通政务微博……
这些令人欣喜的新动作,让我们对新闻不再“断篇”有了更多期待。
网络特性让公众“健忘”
新媒体的出现不断刷新“新近”的定义,从当日新闻到当时新闻,新闻事件正在加速更新
来看一篇“断篇新闻”的诞生。
今年8月11日22时,@北京晨报发布微博“楼顶建超标别墅 屋主自称不怕告”,舆情发酵。次日,随着网友转发,“北京空中别墅”成为网络上的热议话题。新华网对事件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全面报道,该新闻被新浪、腾讯等网站转发,单篇文章转载达到756次之多。13日,传统媒体迅速跟进,媒体报道呈密集态势。新京报刊发文章揭秘违建主人身份。都市快报、重庆晨报、钱江晚报等媒体均就此发声,一时间舆论沸然……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新近的热点满眼都是,曾经的这个热点成为媒体上无声无息的断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说,“从该事件中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热点新闻的主要消息源和公众讨论平台”。
新媒体的出现不断刷新“新近”的定义,从当日新闻到当时新闻,新闻事件正在加速更新。正如专家所总结,网络成为大多数热点新闻的来源,然后新闻经网络扩散形成舆论热点,加速传播速度。
求新奇快、关注度和点击率,成为许多网络新媒体的第一要务。
“新媒体的局限在于,往往注重把新闻传播出去,不注重传播效果;如做碎片化报道,受众难以形成逻辑上的完整认识。”陈昌凤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也认为,受众关注时大量报道,而热点降低后则减少甚至不报道,正是网络媒体的一个典型特点。
新闻事件加速更新换代的同时,也加剧了公众注意力的变更和转移,变得“健忘”。“江西南昌洗衣机绞死女童案发生后,有多少人还记得山西被挖眼男童?当重庆女孩电梯暴打男婴事件发生后,又有多少人记得洗衣机绞死的两个女童?新的热点出来后,上一个热点迅速被抛诸脑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说。
除了网络媒体特征,他从三方面分析了“断篇新闻”的产生原因。首先,在一些突发事件和敏感议题上,有的地方抱着遮和瞒的心态,担心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会影响地方形象和自身形象,会影响一方稳定;第二,在一些突发事件和敏感议题上,网民和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对事件性质的判定也有不小的差异;第三,舆论热点具有流动性。
![]() |
(责编:张婷)
违建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