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评论:地铁涨价需要市场逻辑【2】

2013年12月20日01:52|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字号:

  首先,地铁票价上浮不能仅仅定位于弥补亏损,更不能甩包袱。毫无疑问,涨价会遇到相当一部分乘客的反对,如果过分强调财政负担,必然会引起一些他们的不满,因为他们会认为政府应该压缩自身的行政开支,维持这种相对“普惠”的福利。所以,政府决策要在财政负担与低价惠民中寻求平衡,尤其是涨价后,所节省的“财政补贴”应该继续做改善交通之用,投入到更有效率的公交项目中去。

  其次,车票定价机制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常,1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行由地面公交承担较为合适,但北京地铁过多承担了短距离的出行,乘客一次出行乘坐距离在6至14公里的比例约为35.9%,造成了公共交通使用结构不合理的局面。这就意味着,地铁车票的基准价应该设定一个门槛,既让6公里以内地铁交通出行的成本提高,同时让10公里以上的地铁出行保持成本优势。地铁作为公共产品,它的票价上涨不应该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但可以追求盈亏平衡,保障地铁建设和运行的可持续性。在这方面,上海等城市的经验可以作为北京地铁改革的借鉴。

  再次,必须改善地面交通,承载涨价后地铁转移的客流。北京的功能布局决定了大量中低收入者必须横跨城市出行,原来乘坐地铁的人依然有廉价出行的需求,当他们因为价格杠杆放弃地铁后,就必须提供充分的地面交通服务。否则,这就是变相压缩他们工作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中,一项物品涨价后,人们就会寻求原价格的替代品,公共服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市场逻辑。

  此外,北京还要加快快速公交车道的建设,确保上班族的通勤时间以及乘坐体验在可接受的范围,通过双管齐下:一方面用价格杠杆“堵”住部分短距离地铁出行的群体,另一方面又用优化的服务“疏”来自驾车出行的白领。这样,地铁票价上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才是充分的。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涨价,地铁交通,地铁建设,市场逻辑,地铁票价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