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2日08:20||字号:
12月30日晚7点35分,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一则新闻称,当天早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后,临时决定乘坐地铁返回市委。与秘书在会展中心站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这则“记者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在次日遭到了网络舆论质疑:真的是偶遇吗?确定不是安排的?
郑州官方和电视台记者均回应“偶遇”不是安排的。在现实生活中,“偶遇”是常发生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为什么“偶遇”事件遭到众多网友质疑?这是值得思考的。
这主要是因为领导干部挤公交的概率太少了,他们出行多半乘公车。尤其市委书记这么大的高官亲自买票、乘坐地铁出行,百姓就觉得不太可信,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近年来,一些媒体确实存在采访领导干部提前安排这样的事,出现了类似领导干部PS照片等假新闻,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容易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怀疑的思维定式,以致于只要领导干部出现在百姓生活中,就被理解为“作秀”,这也是网友质疑“偶遇”事件的一个原因。“偶遇”事件说明:当下,地方领导干部面临着“信任危机”,如果不消除,是可怕的。
要消除这种“信任危机”,最根本的途径是:地方领导干部要把挤公交这类深入百姓的亲民活动常态化,假若领导干部们经常坐地铁上下班;经常到早市与百姓一样买菜,讨价还价;经常与百姓们一样排队购物……“偶遇”事件就不可能成为新闻,百姓也不会怀疑领导干部坐地铁的真实性。其实,在国外,官员坐地铁很正常,人们司空见惯,不会把官员坐地铁当成新闻,而我们却将之当成新闻,老外们反倒觉得奇怪,很不理解。这倒是需要领导干部们反思并警示自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类似“偶遇”事件成为新闻不是什么好事,应当让类似“偶遇”事件退出媒体的视野。真到了这一天,地方领导干部面临的“信任危机”将荡然无存,地方领导干部将会以真实的亲民爱民形象受到百姓的称道与拥戴。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