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2日10:30|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记者日前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走访发现,在吸烟成为一种“普遍礼仪”的当下,政府机关禁烟实效仍有待观察。一位经常参加湖南省重要会议的官员说,过去在湖南有个通行的“规则”:即会场抽不抽烟主要看“最大的领导”。一把手不抽烟,下面的“瘾君子”就都强行憋着;一把手抽烟,下面的干部就跟着吞云吐雾起来。
一度以来,禁烟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难点和热点,始终未能获得很大的进展,十年的禁烟历程,卷烟的生产量不降反升,这其间固然有政策不配套、执法不到位、决心不坚决等多种因素有关,关键还在于没有实现对权力行为的限制,未能有效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权力约束应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其自身的公平性原则,也就是要消除特权现象,让禁烟措施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都同样有效。现实中,“只禁别人不禁自己”几乎成为常态。比如据媒体报道,2012年,一检查组来到了“禁烟单位”云南省健康教育所检查工作,却没有入乡随俗,而是抽起了烟。在人潮刚刚散去的会议室里,无数个烟头漂在喝水的纸杯中。面对此事,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很无奈:“我们自己不吸烟,就连烟灰缸都没有一个,但检查组来我们单位检查时却不自觉地吸烟,就连我们的工作人员出面制止都无效!”
二是实现自身责任的需要。权力既责任和义务,禁烟工作既离不开其支持与参与,更离不开其带头与践行。只有抛弃了利益因素,强化了其有责任,才会让其在禁烟中更加主动与自觉,才会既扮演好决策者、执行者和参与者的多种角色,禁烟工作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假若领导不是带头禁烟而是带头吸烟,将自己作为“法外之人”,势必会产生很恶劣的示范效应。同时由于“自身不正”而无以“说服他人”,其所言无以服人,其所行也无以服众,自己在执行相关禁烟政策时,也会显得底气不足。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欲行正人就必要正己。将禁烟工作上升到社会公平,以及权力约束的高度,应当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种要求。
事实上,领导带头禁烟不令关系到禁烟工作的成败与推进,更关系到权力行为的规范和对权力本身的制约。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特权行为和权力福利不仅表现在公款吃喝、公车使用和公款旅游,也不仅是项目审批、人事任免和资金分配,也不简单表现为人事权、财产权和审批权等方面,更体现在吸烟不受限,吸烟有人送等具体层面。与“吃喝腐败”一样,“香烟腐败”同样存在。更关键之处在于,当实施和执行禁烟之人,其本身对禁烟有抵触,其行为对禁烟规则有破坏之时,其又何以去推动和落实各项措施?
公平和正义比阳光还重要。领导带头禁烟是权力约束的细节化,也是推动社会治理应有的原则,需要以消除特权回归公平作为前提条件。(堂吉伟德)
(责编:牛宁)
一把手 领导带头 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