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赵茂盛:别带“有色眼镜”看“偶遇书记”

2014年01月03日00:09|来源:红网|字号:

12月30日晚7点35分,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一则新闻称,当天早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后,临时决定乘坐地铁返回市委。与秘书在会展中心站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上车后,吴天君在地铁内与市民交谈,听取建议。20分钟后,他在绿城广场站下车。(1月1日《新京报》)

这则新闻一经播报,就招致了网络舆论的质疑,怀疑是“摆拍”,因为民众眼球已被太多“摆拍”事件刺痛过。不过,怀疑不是坏事,一来体现了民众权利,二者展现着民众的关注。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家对媒体与官员间经常“无巧不成书”,确实有些“过敏”,或许大家应该把心里的天平放平一些,不要带“有色眼镜”来看问题。

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民众埋怨领导干部不够关注民生,深入基层太少,调查了解问题不够深、不够细,但当领导干部真正深入到群众、深入进生活时,却往往又对其真实目的产生怀疑,质疑是“作秀”,怀疑是在给自己脸上涂脂抹粉。另一方面在官场中,的确存有一些领导干部喜欢频繁出镜让媒体“摆拍,宣扬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秀”嗜好。

但也不可否认,大部分官员还是怀有到基层走一走,为群众干点好事的处世真心的;具有到基层与群众谈一谈、办些实事的为官良知的。如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戴有色眼镜去看待,用唾沫星子去回应,反倒会遏制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一棒子打死官员“微服私访”践行群众路线的积极性,最终只会是官员形象、民众利益两败俱伤。

实际上,“偶遇书记”事件之所以让民众“过敏“,不在于事件本身具有多少可被媒体与观众挖掘的价值,关键在于民众在生活中“常遇”领导身影太少,而在电视银屏上“常遇”领导面孔太多的反常因果关系。试想,如果每位官员都像被记者偶遇的书记那样“喜欢到处走走”,让记者和民众“常遇”,那么“偶遇书记”遭质疑事件也就不会发生,民众也不会为“偶遇”领导而敏感了。

因此,对“偶遇书记”最好不要带“有色眼镜”去围观,无论是“作秀”还是“摆拍”,都应给这些能主动走入基层,融入群众生活的领导些信任和掌声,这样才能鼓励更多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去了解民生疾苦,去解决群众难题,借此也希望更多领导干部自警自励,多到处走走,不负记者与百姓期待。

文/赵茂盛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偶遇,摆拍,偶遇书记,领导干部,过敏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