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王传言:“偶遇”连续剧可以常态播放

2014年01月03日00:09|来源:红网|字号:

12月30日晚7点35分,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一则新闻称,当天早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后,临时决定乘坐地铁返回市委。与秘书在会展中心站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上车后,吴天君在地铁内与市民交谈,听取建议。20分钟后,他在绿城广场站下车。(1月1日《新京报》)

每一次新闻中出现“偶遇领导”的字眼,人们总会觉得新奇,如此心理更不难解释。因为在公众的眼里,领导总是“深居简出”的,而如此刻板印象的形成本身也恰恰直指群众路线工作的不及格。作为领导,是人民的公仆,乃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如果在公众眼中形成了深居简出的印象,那岂不是与群众隔离起来了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们之所以喜闻乐见“偶遇领导”根源还在于领导平时的作息规律,也正因为如此,当偶遇一名领导的时候,人们才会变得如此“欢呼雀跃”。其实,如果当人们见到领导,犹如见到平常人一样的话,该干什么还是去干什么,不会因此而爆料一则新闻,那时候领导的作风以及群众路线也就真正落地了。

政治文明的进程总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治人物的形象意义重大。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在政治变迁中,距离往往是权威的产生基础。然而,现代政治文明中,政治人物却非如此,因为政治的根源在于代议制,在于选举产生。即政治人物之所以成为政治人物并非其具备天然的因素,而是通过民主程序选举的结果。既然如此,政治人物就没有必要再次操纵距离来把控自己的权威,而是能够通过具体的深入群众之中,落实自己的施政方案。所以,领导和群众之间本身就是一种授权的关系,即领导是群众选举出来的,领导没有必要远离群众,否则,只能自绝于群众,也只能让群众唾弃。

另外,领导人物除了在上班的时间外,也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而在中国,这样的界限总是显得模糊不清,仿佛领导在下班的时候还是一种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而这显然就是错误的。从这样的意义出发,偶遇领导的几率本身就应该不小,更不应该将其视作一则新闻来报道。因为新闻的意义在于新,如果偶遇领导成为常态的话,难道还天天报道这样的事情不成?这显然的不妥的。之所以今天能够如此报道,根源还在于偶遇领导的机会不多,这样的报道本身也恰恰是需要反思的地方,不仅新闻记者需要反思,领导本身也需要反思。只有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才能完成政治祛魅的过程。

吴天君,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2011年7月26日,郑州突降暴雨,时任郑州市代市长的吴天君赤脚站在雨水中用手淘堵住排水管道的树叶。当时这一幕被一名网友拍到,上传到网络后,吴天君被称之为“最美身影”。从“最美身影”到乘坐地铁,这样的场景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而只有当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的时候,新闻记者也觉得毫无新意,书记本身也觉得习以为常的时候,真正的群众路线才算落实到地,而政治人物所谓的那些光环也才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公众也才能以平常的眼光看待这样的事件,而不是一味点赞。

文/王传言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偶遇,书记坐地铁,选举,群众路线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