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张西流:“断电逼迁”折射打工子弟学校恶劣生态

2014年01月03日10:18|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2013年12月26日,北京遭遇入冬以来最低温,寒风刺骨。对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芦家村经纬打工子弟学校的师生来说这几天格外冷,因为拆迁,他们学校已经断电三天,停电导致学校无法供暖和照明,700多名师生只能借助阳光在冰冷的教室上课。

北京昌平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因面临拆迁,被当地有关部门断电。全校师生不得不挨冻上课,数十名学生被迫“请假”。如此缺乏人性化的做法,不仅冻伤了打工子弟,而且冻伤了教育的公平。特别是,由此也折射出了当前打工子弟学校生态环境的恶劣。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就是与父母在一起。可是,因为面前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户籍障碍,以及来自城市各个层面的歧视和排挤,使他们在父母的打工地,安放不下一张小小的书桌。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一道难题。问题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先天不足”,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比如,办学场地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使孩子们难以得到正规的教育。

特别是,由于城市大规模拆迁而不得不随时搬迁,没有固定办学场地,也是长期以来打工子弟学校面临的难题。尽管断电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当地已对这所打工子弟学校恢复供电,并承诺供电到本学期结束,但学校扭转不了拆迁的窘境,打工子弟将要重新寻找学校就读,甚至面临失学的危险。

事实上,早在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就提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要坚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双为主”原则。《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自办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学校取缔或搬迁前要做好各方面工作,将在校生妥善安排到其他学校继续就读,保证其学业不受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解决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仅是一所学校学生的安置问题。从政府管理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在对打工子弟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保证不失学”应该是第一位的,也是根本原则。打工子弟的入学问题完全由公办学校来承担还不现实,政府可以允许民办教育有存在的空间,将政府支持、民间参与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帮助他们达到办学标准,逐渐纳入正规办学的体系。(张西流)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打工子弟学校,学校管理,学校学生,拆迁,工人日报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