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网友来论>> 正文

郭元鹏:“土鸡蛋”何时也能裹上诚信的“壳”?

2014年01月03日08:37|来源:海外网|字号:

外观相差无几,但土鸡蛋售价比养殖蛋高近一倍。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超过70%的鸡蛋都是“土鸡蛋”,但卖家无法说出鸡蛋到底“土”在哪里。市民赵女士称,她在文昌路一超市购买鸡蛋时,发现颜色、大小几乎都一样的鸡蛋,贴上土鸡蛋标签的,售价比无标签的每斤贵3元钱。“两种鸡蛋我之前都买过,但吃起来口感都一样,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嘛?”赵女士提出疑问。

小小的“土鸡蛋”,看着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是却是最民生的事情。眼下市场上的概念鸡蛋越来越多,除了这些让人分不清真假的“土鸡蛋”之外,还有例如“少盐鸡蛋”、“低胆固醇鸡蛋”、“绿壳鸡蛋”、“中药鸡蛋”等等。这些鸡蛋究竟有没有什么标准,就连有关部门都说不清楚。

刚刚还看到一篇新闻,说是市场上不仅仅有这类概念鸡蛋,竟然还出现了假鸡蛋,也就是人造鸡蛋。这还真的挺让人害怕。鸡蛋虽小,管理的事情却真的不小。老人要靠他补充营养,孩子也要靠他强筋壮骨,这小小的鸡蛋牵涉的是大大的民生。这小小的鸡蛋真的需要一个诚信的“壳”了。

鸡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乱象,一个方面是监管不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标准。鸡蛋是不是健康、生态,是不是“土”?都是由商家说了算的,一个小小的标签就是它最生动的演绎了。其实,这错不仅仅在养殖户,更在某些商家,而责任最大的当然还是我们的监管部门。

既然,对健康鸡蛋、生态鸡蛋、“土”鸡蛋的需求是市民健康的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就不能仅仅因为它的小,而忘记了自己责任的大。是不是“土”鸡蛋?要由监管部门说了算。

一者,这需要加强养殖环节的监管。对于养殖户,我们的农业部门要做到登记在案,就如同监管奶牛养殖户一样。每一个鸡蛋的产地都要能说清楚,只有是生态养殖的才可以赋予“土”鸡蛋的名头。

二者,这需要对鸡蛋收购企业监管。他们的鸡蛋来源于什么地方,是养殖场还是农家小院要清清楚楚。养殖场的鸡蛋当然就不能贴上“土”的标签,更不能贴上各种概念鸡蛋的标签。(郭元鹏 投稿)

三者这种贴在鸡蛋身上的标签究竟该由谁贴?我想最起码不能让养殖户自己贴,不能让收购商自己贴,也不能让超市自己贴。这个标签要由监管部门印制,还要有序列号。抽检合格的产地鸡蛋才能贴上这样的标签。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小小鸡蛋上的乱象,还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尽早出台鸡蛋的各种质量标准,什么是“土”,什么是“绿”,什么是“环保”,都要有详细标准。我们已经实施了农产品产地溯源,这个“土”鸡蛋是不是也要能溯源呢?

“土鸡蛋”上何时也能裹上诚信的“壳”?我们拭目以待!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