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王垚烽:百年老宅遭征迁,如何“记住乡愁”?

2014年01月04日05:19|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字号:

河南新郑市龙王乡庙后安村现存的6处留存着诸多区域文化烙印的古建筑、古墓葬,2011年即被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此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也为之绕开。如今,却因为“合村并城”而将被“限期拆除”。对此,安氏后人们寝食难安,郑州市文物局也表示“可惜”。(1月3日《大河报》)

光绪年间留下来的安氏大院,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曾经震撼过南水北调的工作人员,如今却无法再抵挡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铁铲,难免让人感怀神伤。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记得住乡愁”成为最闪眼的会议表述。然而,华丽丽的文件宣言却无法叫停各地赤裸裸的“拆古”蛮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面对咄咄逼人的城市化浪潮,散落各地的文物古迹危如累卵。别说安氏大院这样“是文物但不是文保单位”该不该保护成为问题,即便像北京梁林故居、镇江“千年粮仓”、青岛双山水塔、郑州三棉苏式风格建筑群,这些名正言顺的文保单位,还不是照样在“误伤”、“偷拆”、“维修性拆除”中,化为一地瓦砾。

事实上,今天中国文保工作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来源于现有《文物保护法》的绵软无力,特别是那条“50万元处罚上限”的设定;另一方面也与文保部门在政府行政序列中的边缘地位,以及其自身惯常的消极作为密不可分。

越是急剧变化的社会,越应该把根留住;越是大迁徙的时代,人们的乡愁也越发浓烈。乡没了老树、老坟、老房子,乡愁去哪儿寻呢?在这个意义上,保卫安氏大院理应成为一种共识。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文保,安氏,征迁,老宅,大河报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