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熊丙奇:院士改革关键在去利益化

2014年01月08日07:20|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最近,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一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从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给公众一个交代出发,复旦大学和中科院应该以目前这起学术不端案为抓手,启动学术管理与评价机制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趋向。在学术管理和评价中,行政规则、利益标准替代了学术标准,这导致学术规则和学术常识的缺乏。本来,院士只是最高学术荣誉,但却演变为候选者一旦当选,就拥有学术特权且终身不退休,不但在申报重大课题中拥有普通学者不具备的优势,而且掌握重大评审的话语权。由于院士的这些学术特权,不但院士所在单位将其当“宝”,而且其他机构也争相“抢夺”院士。这导致在院士的评审和管理中,出现“跑要”院士、兼职过多、跨界评审等不端现象,严重败坏院士的声誉。这也是院士难以退出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年,院士涉嫌学术不端的事件增多,但往往不了了之,院士所在机构不启动调查。即便启动调查,调查结果也是轻描淡写,对于院士涉嫌抄袭、造假等行为,以“疏于管理”、“不知情”、因历史原因“不规范”等作解释。这显然不是依照学术规则处理的结果,而是以损害学术公信力为代价,维护学术既得利益。原本应维护学术尊严的学术机构,成为学术利益的保护伞。

以笔者之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核心在于推进院士去利益化,这就需要建立全新的以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在这一管理与评价体系中,当选院士只是获得学术头衔、学术荣誉,而没有任何学术特权和学术利益,在课题申报、学术评价中,院士和其他学者的权利是一样的。如果院士没有特权,荣誉完全可以终身,而且退出也应制度化——当院士涉嫌学术不端,就应根据学术规则接受处理,而不会受制于各种利益因素。

笔者希望,这起学术不端事件能够推动落实院士管理制度改革。要纯洁院士荣誉,首先需要复旦从利益的漩涡中走出来,委托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组成独立的第三方调查组,对此进行调查。因为目前仅靠校方,很难摆脱传统的利益因素纠缠。中科院也应主动由去年成立的学术委员会启动调查,如果调查显示,王院士确实存在学术不端的事实,应撤销其院士头衔,因为这种行为显然不该出现在最高学术荣誉拥有者身上。

其次,在这一事件之后,全国各高校都应就如何建立独立自主的学术委员会,进行深入反思,重新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公开、民主选举,赋予学术委员会独立运行的学术管理和决策权,把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建立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中科院和工程院应该就如何将两院建成学术共同体,重启章程的制定,以最高学术荣誉这一基本学术原则,推进院士去利益化,落实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学术不端,利益化,学术权力,决定,学术管理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