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敬一山:王正敏院士当选的有些“随意”

2014年01月08日02:39|来源:新京报|字号: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举报论文抄袭。中科院表示,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但当初推荐王增选为院士的7名院士中,有4名推荐人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对其予以除名。

虽然中科院的调查尚无结论,但当初的推荐者如今过半要求“将功补过”,可见王正敏被举报的问题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有无学术抄袭,鉴定并不复杂。王正敏将自己的书拆成十几篇文章凑数、将非研究型文章冒充论文,这赤裸裸的“造假”,普通人也会看出疑点,当初为何就能一路通关?

四位要求给其除名的院士,披露了评选时的一些内幕。中科院院士刘新垣提及两点:一是当时只看了推荐材料,并没有审查附件材料;二是复旦大学向他们推荐,他们也就“相信了”。本应无比严肃的院士评选,推荐者竟然如此随意,连推荐对象的学术材料都不细看,让人匪夷所思。

犹记得“海归”科学家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却同时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之后,中科院负责人回应,说“任何个人和工作机构都不应该也不会影响增选过程和结果”。可从刘新垣的说法看,复旦推荐对几位推荐者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推荐还只是第一步,之后的评审等程序,为何也层层过关?

按理说,院士遴选,本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可涉嫌学术不端,却能顺利过关,昭示出其漏洞。而补漏之方,就在于强调院士评选中“专业性的回归”:它应体现学术本位,加强对候选者学术能力的专业评估,秉持“能者上”的原则,而不能受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如剔除“校方推荐”的形式,落实院士匿名表决机制。

而今,王正敏事件已激起不小波澜。它所涉及的几个疑点,需有关部门及时查清。与此同时,它也应成“催醒”院士退出制的契机:只有如此,才能及时纠偏,让违背学术伦理,却顶着院士头衔者被清退出去,也呵护院士称号的荣誉底色。毕竟,退出制也是对院士评选权威性、专业性的一种后续托底。

□敬一山(媒体人)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王正敏,学术不端,当选,造假,催醒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