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8日09:17|来源:海外网|字号:
身为富二代的邵逸夫不愿继承父业,选择追求自己挚爱的电影事业,创业初期辛苦奔波,成为名副其实的“邵跑跑”(RunRun Shaw)。虽然在做慈善时出手慷慨捐款无数,但他经营公司却极为小气,曾拒绝剧务去外面花20元买100个生煎包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卖的馒头1个才1毛钱。
邵逸夫都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他的一生远比TVB电视剧、比任何一部电影都更为精彩。
邵逸夫的英文名字是“RunRun Shaw”,是本名邵仁楞的音译。他曾说年轻创业时辛苦奔波,经常被人呼来喝去,有香港网民戏称他为“邵跑跑”,似乎“跑跑”这个名字才更像是他的真实写照。
邵逸夫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人称“邵老六”,而在香港,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六叔。有人曾经问六叔,生命中什么最重要?他回答,工作。第二重要呢?还是工作。那么,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位传媒大亨亲手建立起来的邵氏王国。
“白手起家”的富二代
1927年,新加坡罗放申路上有一家刚开不久的影片厂。这只是个刚起步的家庭小作坊,放映的影片全都由家族在上海开办的电影公司——天一影片拍摄。南洋影片厂有两个小老板,三哥邵仁枚和六弟邵逸夫。而这家小小的公司,便是日后声名远扬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几年前,邵氏兄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南洋,为大哥邵仁杰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当时的南洋条件非常艰苦,天气炎热,又有蚊虫叮咬,但两人却仍然坚持拉起流动放映车,把放映机、银幕、桌椅等器材全放到车上,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乡村里巡回放映。20年代末,南洋的小镇里有很多华人,他们平时并没有其他的娱乐消遣,因此每次邵氏兄弟的流动放映车一来,人们便蜂拥而上。
前往南洋开拓市场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哥1924年在上海成立的天一影片公司发展迅速,让上海滩上其他电影公司眼红不已,六家公司联合起来组成“六合影业公司”,并限制上海的戏院不再播放天一的影片,这件事被称为“六合围剿”。不得已之下,兄弟俩才南下南洋,谁知却一炮打响大受欢迎。
从1928年开始,邵逸夫和哥哥不断收购南洋的戏院和游乐城,组建自己的院线和发行网络。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并在邵逸夫的建议下,决定发展有声电影。邵逸夫坐船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不料途中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小块木板在大海中漂泊了一夜才获救。
好在历经艰险后终有收获,凭借邵逸夫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来的“讲话机器”,公司推出第一步有声影片《白金龙》大获成功,不仅为中国的电影技术带来了突破,票房更是大卖几十倍。
战后,由于哥哥的公司在迁往香港后发展不顺,“无心恋战”,邵逸夫决定全权接管香港的电影生意。1957年,他以32万元买下清水湾地皮,新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之后的几部影片更是在香港、台湾甚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中国电影的狂潮。
1971年,邵氏公司的股票上市,制片量也进入顶峰期,1974年一年的拍片量达到50部,在香港的电影史上非常罕见。直到1987年邵氏正式停产前,公司共推出逾1000部电影,获得最少30个本地和国际电影奖项,旗下电影院达到200家,每天观众大约100万人。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事实上,邵逸夫出生富有家庭,父亲是上海一家颜料公司的老板,从小在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念书,是个富二代。然而他却不愿继承父亲的产业,反而选择白手起家,追求自己挚爱的电影事业。邵逸夫的英文名字是“RunRun Shaw”,是本名邵仁楞的音译。他曾说年轻创业时辛苦奔波,经常被人呼来喝去,有香港网民戏称他为“邵跑跑”,似乎“跑跑”这个名字才更像是他的真实写照。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TVB
从70年代中后期起,新成立的嘉禾电影和新艺城的兴起,逐渐开始侵蚀邵氏的票房。邵逸夫于是决定租出或卖出院线,转投新兴的电视行业。早在1965年,他就和利孝和(香港富豪利希慎的儿子)及英美投资者一起投得香港的免费电视牌照,并出任无线电视董事局主席。
1980年利孝和去世后,英美投资者不愿再派人入主无线,邵逸夫趁此机会增持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从此无线开始长达30年的邵逸夫时代。一直到2010年,邵逸夫将所持有的26%股权全部出售给台湾HTC的创办人王雪红和香港壳王陈国强,邵氏才全面退出TVB的经营。
在邵逸夫的带领下,无线进入了黄金时代。旗下的训练班培养了无数演艺界的巨星大腕,《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也在获得巨大成功后,成为一代人最美好的回忆。由邵逸夫参与筹办的“香港小姐”选举更成为TVB的招牌之一,每年都赚尽眼球。近几年,TVB的电视剧由香港红到了内地,明星和台词都在内地网民中掀起热议,可谓“人人心中都有一个TVB情节”。
虽然做慈善和捐钱无数,但这位影视大亨在经营公司时却极为小气,坚持“一切向钱看”。以前在身处电影行业时,邵逸夫便从来不拍文艺片,认为相对于艺术来说,票房更为重要,“要我拍艺术片,我宁愿捐钱给香港艺术中心”。他还曾拒绝剧务去外面花20元买100个生煎包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卖的馒头1个才1毛钱。
而TVB的孤寒(粤语中“抠门”的意思)在香港几乎人尽皆知。据说TVB一线艺人的薪酬也不过每集2至3万港元,临时演员更是多年被压价,每小时薪水只有10元,远低于28元的香港最低工资,拍摄现场能见到不少演员都自带盒饭工作,而艺人不愿续约、群众演员集体罢工等事也时有发生。在邵逸夫妻子——六婶方逸华入主后,TVB越发节俭。传闻有艺人帮无线拍摄后只获得公仔作报酬,还有客串演员只获得一个几十元的红包和“无言感激”的字条作为酬劳。
不管怎么说,邵逸夫都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他的一生远比TVB电视剧、比任何一部电影都更为精彩。他和他的邵氏王国在这几十年中见证了香港电影的成长、繁荣和衰败,也将永远被铭刻在香港电影的史册上,璀璨生辉。
(本文作者介绍:来自上海,蜗居香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毕业,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
(责编:牛宁)
邵逸夫 富二代 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