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郭文婧:践行邵逸夫精神是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2014年01月08日10:09|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1月7日早上8时许,著名电影制作人、爱国人士、娱乐业大亨、慈善家与富豪邵逸夫先生被发现昏迷在香港西贡嘉澍路清水湾大厦住所内,救护车到场将昏迷的邵逸夫送院抢救,可惜抢救无效,享年107岁。邵逸夫是一个传奇人物,是一个“中国梦”的典型,是一个富人道德楷模,他的逝世,值得降半旗致哀。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向邵逸夫学习,可能就是纪念邵逸夫的最好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学习邵逸夫不“拼爹”的精神,用梦想和奋斗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邵逸夫生于1907年的浙江宁波镇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但却没有继承父业,而是选择南下新加坡创业,于1924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人生不止,奋斗不止,50岁的邵逸夫来到香港,继续为开辟事业新天地而搏命,成立邵氏兄弟;近60岁,合资创办TVB,成就娱乐帝国,也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

第二,我们需要学习邵逸夫“富人的道德”,尽自己所能去负担起法律以外的义务。一方面,邵逸夫并不追求个人享受,“做人要简单,不要有太多物质需求。简单的几件衣服,一个银行存折,一支笔,一个手表就足够了”;另一方面,邵逸夫充满了浓郁的“底层情结”,强调“富而且仁”,他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仅他向中国内地捐助的巨额慈善资金累计就达100亿元港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医院遍布内地各个城市。

第三,我们需要学习邵逸夫的用情专一,不辜负自己爱的人,也不辜负爱自己的人。邵逸夫的婚姻一直是嘉话,生在娱乐帝国,拥有1000多名签约艺人,但却没有擦出一点绯闻。邵逸夫爱的人是他的结发妻子黄美珍,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洛杉矶病逝。爱邵逸夫的人是曾经的一代红歌星方逸华,她等了邵逸夫40多年,直到1997 年,邵逸夫90岁了,妻子黄美珍逝世10年后,他们才登记结婚,结伴而行。

第四,我们需要学习邵逸夫爱国之心,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邵逸夫不仅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以慈善的方式尽力。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渡期间,邵逸夫积极参与回归事务,先后出任港事顾问,又当上特区筹委会成员。2008年,邵逸夫有意以100亿现金出售持有的TVB股份,他开列的三个条件中,第一个就是“要符合爱国的基本价值观”,更偏向于传递到中国人手里,于是杨国强击败了凯雷、贝恩资本和百仕通等国际私募巨头。

第五,我们应该学习是邵逸夫胸怀世界、造福人类的思想。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了“邵逸夫奖”,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只以其突破性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宗旨。正因为如此,“邵逸夫奖”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我们习惯称邵逸夫为娱乐大亨,但他早已超越了娱乐本身,无论在香港的文化史上,还是中国历史上,他都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邵逸夫的一生,不应仅仅是一个传奇,他所展现出来的爱国、勤力、敬业、精明、魄力和慈善之心,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学习、效仿。“人固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邵逸夫显然是属于重于泰山的那种。斯人已逝,唯有向他学习才是最好的哀悼与纪念。(郭文婧)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邵逸夫奖,践行,TVB,忘却,艺人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